您的当前位置:淋巴管瘤 > 病种常识 > 超声微课堂皮肤疾病的超声诊断二
超声微课堂皮肤疾病的超声诊断二
■淋巴管瘤
淋巴管瘤是淋巴管过度增生和畸形或发育障碍形成的一种良性肿瘤。淋巴管瘤内积有淋巴液,间隔较薄。组织学上可分为毛细管状、海绵状、囊状三种。
超声表现:呈边缘清晰的无回声区或葡萄串状暗区,内有强回声分隔。见下图。
■鲍温病(Bowen’sdisaese)
鲍温病是皮肤原位癌,表皮内的鳞状细胞癌。
临床特点:初为淡红色、暗红色或斑丘疹,形成境界清楚的钱币状斑块。病程缓慢,5%发展为侵袭性鳞癌。
超声表现:见下图。
■鳞状细胞癌
鳞状细胞癌是表皮和附属器的恶性肿瘤,源于鳞状细胞的皮肤,也可发生于粘膜。与局部长期经受慢性刺激有关。
多见于50岁以上的男性。好发于头、面和颈部。易发生转移。
临床特点:初为豆粒大坚硬结节,多呈红色,表面粗糙,典型的呈烂菜花状,破溃后形成溃疡,有恶臭。
超声表现:见下图。
■基底细胞癌
基底细胞癌又称基底细胞上皮瘤,是基底细胞恶性增殖所致,可能与日光及离子辐射损伤有关。
基底细胞癌有侵蚀性,癌低度恶性,通常不发生淋巴或血行转移。
组织病理:肿瘤来自基底细胞呈栅栏状排列,肿瘤与基质之间存有裂隙。
超声表现:见下图。
?■疤痕癌
瘢痕组织可发生恶性变成为疤痕癌。
疤痕癌多发生于因烧伤所形成的挛缩瘢痕,常在关节的邻近部位,因瘢痕组织脆弱,又不断受到关节活动的牵拉,反复破溃,经年累月,终至癌变。
疤痕癌也可表现为开始时在瘢痕上出现的丘疹样小结,发痒,以后逐渐增大破溃,成为恶性溃疡。
此外,疤痕癌也可原发于下肢慢性溃疡或慢性骨髓炎窦道部位的瘢痕组织。
超声表现:见下图。
?■Pagets病(乳房派杰病)
临床特点:乳头、乳晕部位皮肤发红,轻度糜烂,有浆液性渗出而潮湿,有时还覆盖黄褐色鳞屑状痂皮。
超声表现:乳头增大,回声减低,血流较丰富,伴导管癌时,乳头下方可见低回声团,形态不规则,内探及点、线状血流信号。见下图。
■乳腺外Paget’s病(乳房外派杰病)
乳腺外Paget’s病是一种常见的皮肤恶性肿瘤,为发生在外生殖器部位或肛周长期不愈的湿疹样皮肤损害。
超声表现:皮肤表皮不光滑,真皮层增厚,回声减低。见下图。
■恶性黑色素瘤
恶性黑色素瘤是一种极恶性癌。原发病灶90%发生于皮肤,发病率占皮肤肿瘤的10%,死亡率占80%。
体表的黑痣或色素性斑,经长期刺激、不彻底治疗及活体检查等可诱发本病。
(1)临床表现:皮损初为黑色扁平或稍隆起的斑块,以后迅速增大,呈大小不等的乳头瘤样黑色结节或菜花状,可破溃形成溃疡,有黑色渗液。
(2)病理分型:可分为四种类型:
1)浅表扩展型。约占70%,先沿体表浅层向外扩展,稍久方向纵深扩向皮肤深层。
2)结节型。约占15%。以垂直发展为主,侵向皮下组织,易于发生淋巴转移,更较致命性。
3)肢端黑痣型。约占10%,多发生于手掌、足底、甲床及粘膜等处。
4)雀斑痣型。约占5%,发生自老年人面部已长期存的黑色雀斑。此型多水平方向生长。
(3)诊断:包括7个要素,见下表。
主要特征次要特征大小的改变直径7mm形态不规则感染颜色不单一溃烂感觉异常(4)分期:共分为4期。
IA期:局限,厚度0.75mm;
IB期:局限,厚度0.75mm~1.5mm;
IIA期:局限,厚度1.5mm~4.0mm;
IIB期:局限,厚度4mm;
III期:区域淋巴结肿大;IV期:远处转移。
(5)超声表现:
下图为一例肢端黑痣型恶性黑色素瘤,沿表皮基底层和真皮乳头层之间零星性向四周蔓延生长。超声表现为真皮层增厚、回声减低、形态不规则。
下图为结节性恶性黑色素瘤,伴有破溃、搔痒、流水等。超声表现为在表皮、真皮和皮下组织呈倒锥型低回声团块,形态不规则、表面不光滑,内可探及较丰富的血流信号。
(6)治疗。恶性黑色素瘤诊断一旦成立,应及时行切除术。MM手术指南:肿瘤厚度4mm者切除边距为3~5cm。位于肢端的常需行截指(趾)术。
(7)预后
预后很差,和下列因素有关:①临床分期(主要因素)(与转移灶的数目有关);②病变厚度;③病变部位转移内脏器官;④Clark层次;⑤溃疡;⑥年龄;⑦性别。
(8)超声价值:
1)对原发性黑色素瘤的厚度的测量。
2)局部淋巴结的监测。
3)恶性黑素瘤转移的早期发现。
目前超声检查在恶性黑素瘤诊治价值尚未得到广泛接受。
■皮肤转移性肿瘤
皮肤转移性肿瘤的发生部位与原发肿瘤间存有一定的关系:
头皮转移最常见于肺、胃、乳腺及肝癌;面部转移经常源于口腔癌;胸部转移则多见于乳腺癌和肺癌;结肠癌多发生腹部皮肤转移或会阴部及耻骨区域皮肤转移。
下图为头皮转移腺癌的超声表现。超声显示在皮肤及皮下组织回声团块,边界清晰,内回声不均匀,探及小的液性暗区,血流非常丰富。
下图为腹股沟肉瘤伴皮下转移灶的超声表现。右侧腹股区可见混合型团块,皮下可见回声团块,团块中没有明显的血流信号。
小结:
(1)皮肤超声检查有利于对皮肤疾病的形态、大小、范围及深度观察。
(2)皮肤超声检查有利于诊治方案的选择。
(3)皮肤超声检查决定手术方式,减小创伤程度。
(4)皮肤超声检查可以于放疗期间肿瘤厚度与侵润深度的变化。
(5)皮肤超声检查可评估慢性皮肤疾病药物的治疗效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