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淋巴管瘤 > 疾病表现 > 陈献中解密3大成人常见疝出现肿物需当心
陈献中解密3大成人常见疝出现肿物需当心
医院订阅哦!
人们常说:“小肠气、疝气、疝”,但其实大部分人并不了解疝到底是什么。所谓疝是指:人体内某个脏器或组织离开其正常解剖位置,通过先天或后天形成的薄弱点、缺损或孔隙进入另一部位。如果腹壁存在薄弱的基础,当腹压增加时,如:咳嗽、打喷嚏、排便用力等时,都有可能诱发“疝”的形成。
“疝”是一种慢性疾病,一般初期症状轻微,但如果不及时治疗,则可能会引发一系列严重问题,甚至危及生命,所以大家一定要引起重视。
专家介绍
陈献中
医院普通外科副主任医师
小儿外科及成人疝诊断、治疗专家、副主任医师
广东省医学会小儿外科委员
广东省抗癌协会小儿肿瘤专业委员会委员。
擅长:小儿外科疾病尤其是小儿普外及新生儿外科疾病的诊断及治疗和成人各种疝的诊断及治疗。腔镜在小儿外科及疝外科的应用及拓展。
一直从事临床医疗工作22年余,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对小儿外科普通外科及新生儿外科及普外科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有很高的造诣,在许多方面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对本专业疑难,危重病的诊断治疗和抢救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治疗重点:膈疝,食道裂孔疝,腹股沟疝,巨结肠及其类缘性疾病,胆总管囊肿等。
诊疗范围:
消化道各种炎症:急慢性阑尾炎、坏死性小肠结肠炎,胃十二指肠穿孔,肠瘘,腹膜炎;
各种消化道畸形:食道闭锁,肥厚性幽门狭窄,十二指肠闭锁及狭窄,小肠闭锁及狭窄,结肠闭锁及狭窄,肠旋转不良;
各种肛门直肠畸形:肛门直肠闭锁合并或不合并瘘管,肛门狭窄,直肠阴道瘘,直肠尿道瘘,直肠会阴瘘;
巨结肠及其类缘性疾病;
各种类型肠梗阻;
小儿肝胆疾病:胆总管扩张症、胆道闭锁、胆石症等;
小儿肿瘤:畸胎瘤、肾母细胞瘤、神经母细胞瘤,甲状腺肿瘤,各种类型血管瘤、淋巴管瘤;
颈部先天性疾病:甲状舌骨囊肿、腮裂瘘;
膈区域疾病:胃食管反流,膈疝,食道裂孔疝,胃扭转。
腹股沟、阴囊区域疾病:小儿疝、鞘膜积液、隐睾、精索静脉曲张。
微创外科的应用及拓展、成人各种疝、腹膜后肿瘤、腹壁肿瘤等。
成人常见疝一
脐疝
这类疝主要发生在脐部及肚脐周边部位。其发病原因主要由于:引起腹内压力增加的因素长久存在,如:哮喘、前列腺增生、排尿费力或困难、重体力劳动等,使腹腔内游离的组织或器官通过腹壁薄弱的部位突出来,从而形成疝。可发生于脐部及肚脐周围、等薄弱部位。
发病初期常表现为脐部局部的肿物突出,同时伴有轻微坠胀感。
彩超等检查可以明确诊断并行鉴别诊断。
成人常见疝二
切口疝
切口疝是指,由于手术切口深处的筋膜层裂开或未愈合,在腹腔内压力的作用下,内脏或组织向外疝出,这是剖腹手术的常见并发症之一,多发生于腹部纵行切口区。
其主要症状为腹壁切口处有肿物突出,站立或用力时突出较明显,平卧时会缩小或消失。同时伴有腹部隐痛、牵拉下坠感等不适,部分病人可能会出现食欲减退、恶心、焦虑等。且由于切口疝内容物一般为肠管或大网膜,与疝囊及彼此的反复摩擦,极易发生粘连而致不完全性肠梗阻。
成人常见疝三
腹股沟疝
疝内容物经过腹壁下动脉外侧的腹股沟管深环(内环)突出,向内、向下、向前斜行经过腹股沟管再穿出腹股沟管,再穿出腹股沟浅环(皮下环),并可进入阴囊,称为腹股沟斜疝。而经过直疝三角向前突出则为直疝。
与小儿腹股沟斜疝不同,成人腹股沟斜疝或直疝是在腹膜鞘状突已经完全闭合以后,因内环部薄弱而形成斜疝,是后天造成的,故也称后天性腹股沟斜疝或直疝。其症状主要有三大表现:腹股沟有肿块、局部胀痛、消化不良或慢性便秘。
若突出的肿物不能回纳,腹腔内脏器突出部分受到卡压,影响其循环,甚至坏死,形成疝嵌顿或绞窄性疝,则会伴有腹痛,腹胀,呕吐等肠梗阻症状。此外,由于腹内压力升高,疝块可能逐渐下降至阴囊内,使阴囊增大,影响患者站立、行走等正常活动;当患者平卧、休息时,包块消失不见,并可闻及咕噜咕噜的声音。
1腹股沟有肿块
早期肿块较小时,只局限于腹股沟部;随着病情发展,肿块逐渐增大并进入阴囊,形成上端狭小,并向外斜行入腹股沟管,肿块外观下端宽大、形状似丰满的梨状。直疝多呈半球形。
其中,易复性腹股沟斜疝的患者,其中肿块在站立、行走、劳动或咳嗽时出现,平卧休息或用手按摩时消失。
而难复性腹股沟斜疝,由于疝内容物与疝内壁经常摩擦,使两者之间逐渐形成粘连,以致疝内容物不能完全推回腹腔。故平卧或腹内压减小时肿块仅出现不同程度的缩小,而不随体位、腹压的变化而完全消失。
2局部胀痛
易复性腹股沟斜疝的患者,会偶感局部胀痛,有的甚至引起上腹或脐周隐痛。
难复性腹股沟斜疝则表现为不同程度的酸胀和坠胀感,这些症状随肿块出现而发生,当肿块消失时,症状也会随之缓解。
成人常见疝
治疗方法
这几种疝,明确诊断后,身体状况好能耐受手术者,可以手术治疗,根据具体病情及患者身体状况决定开放手术或腔镜(微创)手术。小儿腹股沟疝多采用腹腔镜下疝囊高位结扎。年龄大于2岁小儿,脐疝仍未愈合者行脐疝修补术。而成人腹股沟疝、脐疝、切口疝多采用无张力修补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