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大叶枣 > 大叶枣种类 > 罗师兄以观闻啜悟四法,品味白茶
罗师兄以观闻啜悟四法,品味白茶
存好心,做好茶,我是罗师兄。
陆羽曾说:
“嚼味嗅香,非别也”。
喝茶不过是拿起和放下而已,但妙就妙在一杯一盏却有千种滋味,万种风韵。
一泡茶里,能如遇山林;一泡茶里,能感受到制茶师的用心;一泡茶里,能品味到岁月陈香。
而在茶类之中,把这句话体现的淋漓尽致的当属福鼎白茶了。
作为一种工艺最接近原始自然的茶类,白茶并不以力量和厚度见长,也没有其它茶类一般突出的特征,唯有细细品味才能体会到它的淡而有味。
那么该如何品茶呢?
特级白毫银针实拍图一、观形
茶之形是我们对于茶的第一感知,也是茶之美的首要体现。
福鼎白茶分为四个花色,茶叶的外形随花色的不同而各具优美的姿态。
白毫银针单芽肥硕,满披白毫,茸毛莹亮,色泽银白;
白牡丹两叶抱一芽,芽毫显露肥壮,茸毛密,芽叶连枝,叶缘垂卷,叶绿光泽;
寿眉如同老人的眉毛般弯曲,色泽银白,粗枝大叶;
贡眉芽叶连枝,毫针多,叶张细嫩,叶背银白,有茸毛。
好的白茶干茶外形自然匀整,芽叶连枝,用手触碰干茶有摩擦感和微刺感,轻捏干茶有像薯片的脆感。
冲泡后,微曲的芽叶一霎时舒展开,茶叶的形态会产生各种变化,或快,或慢,宛如妙曼的舞姿,及至展露原本的形态,如若轻摇茶杯,翩翩起舞犹如“茶中美女”,令人赏心悦目。
再观汤色,色度明显、清澈透亮,是为好茶。
特级白毫银针实拍图二、闻香
白茶香气是白茶最迷人的地方,它的香型多变,毫香、花香、粽叶香、鲜笋香、药香、枣香、陈香……足以让你惊叹。
香气曼妙,缥缈无常,捕捉不到,让人魂牵梦绕。
闻香是品鉴白茶的一个重要步骤,分为干闻和湿闻。
干闻
常用的是轻嗅干茶,辨别是否具有异味、储存是否良好。
如果难以闻出茶叶当中的缺陷,则就需要借助盖碗的加持了。
利用温度,熏蒸出干茶细胞中的气味,让人嗅闻,以辨别一款茶的优与劣。
用沸水烫洗盖碗,把盖碗从内到外的温度,都烫到约70-80度。此时,迅速将白茶投入余温犹存的盖碗,盖上盖子,上下轻轻摇晃三下,让茶叶在温热的盖碗中上下晃动,打开细胞孔,此时的干白茶,在盖碗的余温加热下,香气就会散发,最好闻香。
湿闻
将盖子盖在盖碗上,白茶的香气会在高温中悉数释放上扬,凝聚在盖子上。
每一冲茶汤冲泡出来之后,闻盖碗的盖子,上面都有被沸水激发冲击之后挥发出来的气味。
此时将茶盖的中心靠近鼻尖,连续吸气两次,然后移开茶盖,慢慢呼出气息,满是茶香。
特级白毫银针实拍图三、啜茶
在福鼎的每个茶桌上,经常会听到“咻咻咻”的喝茶声音。
有人说,喝茶就该斯斯文文的,啜茶这么大声太不雅了。
但事实上,这样的喝茶方式恰恰是评鉴白茶滋味最准确的方式。
这样的喝茶方式也叫做“啜茶”。
在茶汤边沿接触到嘴唇时,根据个人的口腔大小将茶汤自然的吸入口中,像是在喝热汤;
茶汤吸入嘴后,翘起舌尖,将舌头包裹在茶汤中间,可以上下搅动几圈,感受茶汤的稠厚和细腻;嘴唇微张,吸入空气,让茶汤在口腔中翻滚起来。
啜茶时,茶汤在口腔中激荡翻滚,与味蕾充分接触,白茶中的山场香、品种香、工艺香才会在嘴里一一浮现。
淡而不寡是白茶喝茶这件事儿是放松舒适的,既不需要观其形,也不需要赏其舞,想要喝的时候,如饮水一般,没有太多讲究的“解渴”。
喝茶不一定要懂茶,但一定要学会品茶。
品茶意在情趣,自得其乐,慢慢你就会发现,品的是茶,品的更是人生。
品茶时你会发现整个重心都投入当中,年少时,总是心高气盛,品茶,会让我们沉住心,学会像茶一样包容。
正如蒋勋在《品味四讲》中谈到生活美学说:
“匆匆忙忙吃一顿饭的你,不会去爱你的生活;可是如果这样去准备、去享用一顿饭,你会爱你的生活,因为你觉得你为生活花过时间、花过心血,你为它准备过”。
我是罗师兄,从事白茶制茶行业已十余年,坚持原产地白茶和传统手工制作技艺,可以互相交流,共同进步!
今日茶品推荐
青山如贡(荒野贡眉)
干茶:叶背满毫,筋骨硬朗
茶汤浅黄明亮
品之:汤感稠厚、柔滑,有绵劲,山野气息显露
浓稠的豆浆感在第一道茶汤表现淋漓尽致
鲜、香、醇、在口腔里窜滚着
锋芒毕现,如同驰骋沙场的金戈铁马
#白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