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您的当前位置:淋巴管瘤 > 病因探寻 > 血管瘤科普知识

血管瘤科普知识



血管瘤的特点及分类

血管瘤是婴幼儿的常见良性肿瘤,平常我们所谓的“胎记”有部分就属于血管瘤。血管瘤的发病率为新生儿1%~2%,1岁时为12%,体重低于g的早产儿发病率为20%。大约80%的血管瘤是单发的,20%是多发的。血管瘤最常发生在头颈部,其次是躯干和四肢;既可以生长于皮肤并表现为我们肉眼可见的血管瘤组织,也可以生长于皮下或肌肉内,此时皮肤外表正常,但通过触摸可以发现体内异常的包块,有时可有压痛。曾经医学上认为所有的血管瘤样组织或血管性畸形统称为血管瘤,现代医学通过对血管性包块病理解剖及生物学特性的研究,将此类病变分为血管瘤和血管畸形二大类,又根据血管畸形病理解剖结构的不同,将血管畸形细分为毛细血管畸形、静脉畸形、动脉畸形、动静脉畸形、淋巴管畸形、混合型血管畸形等类型。这两种疾病外观上有时难以区分,需要借助现代医学的很多诊断方法方可鉴别。两种疾病的治疗和远期效果并不完全相同,甚至截然相反。因此需要认真鉴别,而不能一概认为此类病变均是血管瘤。

血管瘤是怎么形成的呢?

大部分血管瘤在出生时即可存在,有些是在出生后短期内出现,有些甚至是在青春期后、妊娠、外伤等因素诱发其生长而被发现,故我们临床上也能见到很多成人血管瘤患者。血管瘤的自然病程是出生后1~12个月内快速增长,瘤体增生快于胎儿的生长,这期称之为增生期;随后的1~5年血管瘤组织缓慢地消退,为消退期。血管瘤完全消退率5岁时是50%,7岁时是70%,其余的患儿于10~12岁仍继续有改善,为消退完成期。血管瘤女婴多发,男女比为1∶3。

血管瘤如何诊断?

对于大部分血管瘤病变,只要通过有经验医生的肉眼观察及认真体格检查便可做出临床诊断。血管瘤主要的临床表现为异常包块形成,绝大部分无明显临床不适症状。部分患者在体表有皮肤的病变,使得该病可以早期诊断并治疗,但同时常常影响美观,尤其是颜面部血管瘤,患者可有自卑倾向。有时也可有一定程度的胀痛感,肢体血管瘤可出现行走后疼痛,关节处的血管瘤可影响关节活动。触摸时可发现异常包块并可有压痛。有些病例需要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CT、磁共振(MRI)、血管造影(DSA)等现代医学检查手段,甚至需要等手术切除标本后行病理检查方可明确。血管瘤需要与常见的其他软组织肿瘤鉴别,如纤维瘤,纤维肉瘤,脂肪瘤,淋巴瘤等。

血管瘤需要如何治疗?

血管瘤和血管畸形的治疗方法选择,应根据患者的年龄、病变类型、病变部位、是否影响生理功能、是否影响美观等因素决定。血管瘤具有自发消退的特点,甚至可以完全消失。对于婴幼儿临床症状不明显的血管瘤可进行随访观察,尤其对于2岁以内的血管瘤。其他治疗方法包括:激素口服或瘤体内注射治疗、平阳霉素瘤体内注射治疗、硬化剂注射治疗、激光治疗、冷冻治疗、介入手术行血管瘤栓塞治疗和手术切除血管瘤组织等治疗方法。而对于血管畸形,一般来说,需要尽早治疗,故鉴别病变是血管瘤还是血管畸形显得较为重要。血管畸形治疗方法,与血管瘤的治疗方法基本类似,但治疗难度更大,有时难以治疗彻底,容易复发。可采用激光、光化学疗法,硬化剂注射治疗或联合手术切除病灶,更多需要采用联合多种方式进行治疗,如联合血管栓塞疗法及手术彻底切除病灶。随着医学的进展,相信会有更好更多治疗方案,进一步研究血管瘤的分子机制,进行有效的基因治疗等治疗方式。

医院

医院







































孕期如何正确利用灯光进行胎教nbs
乳房肿块究竟是什么鬼


转载请注明:http://www.kqkpw.com/bytx/13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