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淋巴管瘤 > 病种常识 > 新生儿03个月,新手妈妈和月嫂们一定要
新生儿03个月,新手妈妈和月嫂们一定要
新生儿呱呱坠地,成为全家人的幸福源泉。但作为新手妈妈或者上户月嫂们,应该怎么照顾宝宝呢?怎么判断宝宝是健康的呢?伴随这一系列疑问,小编总结了42条常见的照料知识,从母乳喂养到新生儿健康再到身高,希望能给新手爸妈和月嫂们一些帮助!
母乳喂养问题1、Q:母乳或混合喂养的新生儿,如何分别判断是否吃饱了?
A:关于母奶与混合喂养应该如何考虑宝宝已经吃饱了或者是吃的太多了,这个问题是非常重要的。首先新手爸妈们都应该知道全世界都提倡母乳喂养。那么宝宝刚出生第一口吃的就应该是母奶。母奶符合新生儿到1岁以内婴儿的生长发育的营养需要。所以新手爸妈们首先要树立新生儿用母乳来喂养的观念。
2、Q:那么母乳怎么喂?
A:从新生儿开始到一岁左右的婴儿期,我们有一个应遵循的规律。
在以往,把母奶喂养一开始叫按需喂养。按需喂养以为宝宝一哭就喂奶,但这个观念并不是完全正确。新生儿哭的表现之一就是饥饿,但并不是每次哭就是要吃奶。除此之外,在按需喂养的时候有时给宝宝喂几口奶,宝宝好像是睡着了,就以为是喂饱了,事实上这并不完全是喂饱了。应该讲究宝宝哭着吃奶喂饱的原则,也就说两侧乳房争取喂空。
3、Q:新生儿喂奶时间是多长?
A:一般来讲新生儿每次喂奶的时间,讲究每侧奶要喂10-15分钟,30分钟喂完,这样能准确测算每个新生儿维持营养应喂的具体奶量,从而避免一哭就喂“零碎喂奶”影响新生儿生长发育的情况。而对于新生儿每天喂奶的频率,一般来讲是一天之内喂8~10次,每隔3个小时喂一次(除开每次喂奶的半小时,事实上间距就是两个半小时喂一次),每次奶量在80~ml。
4、Q:如何判断是否喂饱?
A:判断吃没吃饱,我们还可测量、观察新生儿的增长体重。
新生儿每天的体重要增加20~30克。那么一个月就会增长~克,总共增长差不多0g。如果妈妈发现新生儿宝宝一个月中没有增长克,也就是总共体重不到0g,那就证明母乳奶量是不够的。
另外,我们还可以通过尿不湿换洗的频率证明母乳奶量是否足够。一般来讲,母乳奶量喂养足够,一天之内会换湿掉6~7块尿不湿,如果新生儿尿不湿换洗次数少,尿量少,证明母乳奶量不够。
最后,判断新生儿吃没吃饱,可以看新生儿吃奶后的睡眠质量。理论上讲,满了半个月的新生儿在吃奶和睡眠上呈现自己的规律性,不需要爸妈们特定抱他拍他摇他,不赞成哭几下就喂奶。
5、Q:不同喂养方式的宝宝,怎么才能知道是不是过度喂养了呢?
A:首先,母奶喂养的宝宝与配方奶喂养的宝宝,其喂养的量是不一样的。一般来讲,整个新生儿时期中,母乳喂养每天有ml就足够,但配方奶喂养ml就足够。
除此之外,从宝宝每月体重增长的变化情况判断是否存在过度喂养(建议以0-6个月为观察期)。如果体重增长过快,如每月都增长2-3斤,则说明存在过度喂养。不管是母乳还是配方奶,均是高蛋白、高营养的食物,都要经过肝肾功能的代谢,如果过多喂养,会影响到消化道功能,造成消化不良,还会增加肝肾的负担。
不赞成宝宝肥胖,肥胖是万病之源。今后成人的肥胖、糖尿病、高脂血症还有心脏病等,多少都跟小时候吃的奶量有关,所以宝宝不赞成过度喂养。
6、Q:新生儿不乖乖吃奶该怎么办(睡觉、玩耍、哭闹等)?
A:有些妈妈反映,新生儿宝宝不爱吃奶、睡不好、整天哭闹。对此,我们应该知道新生儿的哭啼是正常的现象。据统计,每个新生儿一天会哭3、4次,而每次哭5-10分钟。所以不要新生儿一哭就去拍他、抱他、摇他,这样反而影响他的消化功能和睡眠。
除此之外,新生儿房间内的温度太高太低,穿的太紧太多,空气不流通,这些情况均会造成新生儿烦躁不安,导致睡眠不好。所以新生儿房间应保持干净清洁、空气流通,温度恰当,一般要求新生儿卧室的温度保持在21-22度,天冷的话还需升温。保障新生儿睡眠、饮食、生活的健康。
7、Q:从母乳转奶粉该如何过度?
A:对于转奶,我们建议妈妈在新生儿时期尽量用母乳喂养(新生儿时期为28天),如果母乳不够,再考虑转奶。还需要特别注意的是一般3岁以内的孩子不赞成吃鲜奶,更不能吃饮料奶,只能吃配方奶。
如果母奶不够,就可以混合喂养,母乳加配方奶。混合喂养有两种形式。一是补充法。适用于每次母乳量不足,比如宝宝每顿要吃ml奶量,但你的母奶就只有50ml左右,就可以采取每次准备60ml的配方奶,等宝宝先把母乳吃完后,再喂配方奶,让宝宝在这半个小时内吃母乳和配方奶。
另外一种是交替法。这种方法适用于母奶间隔时间长,需要7-8个小时才能达到足量的情况。这样就可以一次喂母乳,另一次喂配方奶。比如妈妈一次要喂ML的奶量,但这ml需要7、8个小时才能攒够,那就可以4个小时为间隔,一顿母奶喂养,一顿配方奶喂养,交替哺喂。
如果妈妈生病了,不能继续喂养母乳,建议在半月中至少要调一次母乳,慢慢从母奶完全转成配方奶。
8、Q:有哪些注意事项?
A:配方奶的选用,配方奶有一期二期三期,宝宝6个月以内宝宝用一期,6个月以上要转二期,一岁要转三期,转奶的时候也要参考宝宝自身肠胃消化的功能。这种转奶的时候,不要忽然前一天全部吃一期,第二天全部吃二期。可以开始两次吃后段三次吃前段的,慢慢变成三次吃后段的两次吃前段的,待半个月到一个月当中再全部换成后段的。如果宝宝的肠胃消化不好,就需要一次一次换,先换一次后段的,以后再慢慢换成两次后段的。这些都得根据宝宝的大便情况、消化情况来确定。
9、Q:从亲喂换成奶瓶喂,宝宝拒绝吃塑料奶头怎么办?
A:在转奶的过程中,有些宝宝不肯吃塑料奶头,这是很自然正常的现象。如果是小一点的宝宝,可以用一个滴管,滴管前面前面再加一个橡皮管,让宝宝逐渐习惯吸吮橡皮管来吸奶,以后再换成塑料奶头。如果是大一点的宝宝(4、5个月的宝宝),可以直接用小勺子喂母乳在半个小时内喂完就行,也就是完全不用奶瓶喂奶。
10、Q:小月龄宝宝需要添加哪些营养素?VA、VD、DHA是不是必须加?
A:对于小月龄宝宝需不需要加补充品、维生素等的问题,从儿保医生的角度看,这跟宝宝的整个生长发育是有关系的,有些是必须要加的。
比如说叶酸,叶酸是很好的营养素,对防止脑神经的畸形是有关的。对于叶酸,不但在怀孕之前要添加,整个孕育过程中也可以持续添加食用,这样才能保证出生的宝宝头脑发育正常,防止产生脑神经细胞的缺陷。其次就是维生素D。现在最新发现维生素D不仅帮助钙的吸收,促进宝宝(人体)骨骼的健康发育,还可以调节免疫功能,让宝宝(成人)少生病,甚至对脑神经细胞的发育代谢也有好处,除此之外,维生素D还与呼吸道疾病(如:宝宝哮喘等)的治疗有密切联系。所以建议无论是早产儿还是新生儿,出生后15天(半个月)即可添加维生素D,而且可以长期持续添加维生素D。对于新生儿而言,每天添加个国际单位的维生素D;对于早产儿而言,每天添加个国际单位的维生素D。
还有DHA的添加:DHA的俗称又叫脑黄金,现在公认的观点是它对促进脑细胞的发育、帮助视网膜细胞的发育有重要的作用。DHA售价贵,可以根据家庭实际情况,适当添加。
11、Q:添加营养素的注意事项?
A:最后提一下,宝宝补钙方面的问题。钙是每个人都很需要的,我们国家很多人的确处于钙的低水平。但值得注意的是一般在婴儿时期是不会缺钙的。婴儿时期宝宝的主食是奶,奶中含钙是很丰富的,一百毫升的奶当中往往含有毫克的钙。一个婴儿一天顶多需要~毫克的钙,所以一天满了~ml的奶(无论是母奶还是配方奶),婴儿是不缺钙的。
12、Q:宝宝添加辅食的方法和年龄段?
A:添加辅食是比较重要的宝宝喂养问题。原则上宝宝满了6-7个月以后,就需要开始添加辅食。一般添加辅食不能早于4个月,不能晚于9个月。对于吃母奶的宝宝,6个月以后才加辅食;而对于吃配方奶的宝宝,4~5个月可以加辅食,但具体情况以实际个体差异为准,切忌一刀切。
13、Q:母乳和混合喂养有无差别?
A:给宝宝添加辅食,有以下几点值得注意。
第一,添加辅食可以补充奶类的不足;
第二,添加辅食还可以培养宝宝良好的饮食习惯,比如咀嚼、吞咽、促进味觉等。为了宝宝的味觉发育,给宝宝添加任何辅食时不应加糖盐油等调料,以保持食物的本色本味。另外还要单独喂辅食,让宝宝的味觉充分感受各种食物的味道;
第三,添加辅食就需要咀嚼可以促进宝宝牙齿的生长。
14、Q:添加辅食(如米粉、粥、水果等)有哪些注意事项?
A:宝宝添加辅食的原则一般从食物的性能出发,从流体到半流体,再到半固体,最后到固体。而且讲究一样一样添加,从少量到多量。从细的到粗的。除此之外,添加辅食还跟宝宝的生长时间有关,比如:4~6个月的宝宝添加辅食只能用素的(米粉、菜泥、果泥),而添加荤的辅食(蛋、鱼、虾等)需要待宝宝7个月后才能添加,这当中也要考虑宝宝食物过敏的问题,可在5~6个月的时候,给宝宝做一个食物敏感试验。
对于有的妈妈反映宝宝厌奶又不肯爱吃辅食、长得不好这个问题,觉得这跟宝宝饮食的安排有关,可采取“奶食混搭”的方式,比如1天吃4次奶吃1次辅食,中间再吃点心或水果;
另外,这种现象还受到人的畏新心理(看到新的东西,不习惯、畏惧情绪)的影响。但只要采取耐心的喂养态度,并养成定时定点喂特定辅食的习惯(比如:每天下午3点就只喂水果),宝宝厌奶又不肯爱吃辅食的现象会慢慢改善。
新生儿护理15、Q:宝宝吃完奶以后必须拍嗝么?
A:宝宝在吃奶的过程中,有时候是睡着了把奶含在嘴里;有时候是在吃奶的时候有空气的吞下。为了预防呕吐和溢奶的发生,建议大家吃奶后都要给宝宝拍嗝。
16、Q:导致宝宝吐奶的原因有哪些?
A:宝宝吐奶的原因是很多的。有的是因为吃得很急,有的是因为吃完以后,抱宝宝的姿势不对;有的是在吃之前哭得太厉害或者奶过烫或者过冷,这些情况都能引起宝宝吐奶。另外,还有一些疾病,比如说新生儿肺炎、肠道的感染都能引起宝宝的吐奶。
17、Q:哪些症状属于正常现象哪些属于病理因素?
如果宝宝吃完后不久,吐出来的是奶汁,这种情况多数是由于吃得过急或者没有拍嗝引起的呕吐;如果宝宝吐完半小时左右又要闹着吃奶,而且他精神状态很好,也属正常的情况。除此之外,有的宝宝尽管每天有一到两次的吐奶,但并没有影响到他的生长发育,这种吐奶也属于正常。
如果宝宝吐出的奶,带有酸臭味或有一些豆腐渣样的隔餐饮食,或精神状态突然不好,也不想吃奶,每次吃奶量越来越少,那么就要考虑有疾病的可能,医院去诊治。
18、Q:怎么才能让宝宝不溢奶呢?
A:宝宝完全不溢奶是不可能的,但我们可以采取一些措施减少宝宝溢奶的频率。首先,吃完奶后坚持给宝宝拍嗝。其次,尽量让宝宝醒着吃奶。由于妈妈在喂母乳的时候宝宝吃奶是很累的,时常出现宝宝睡着而口中还含奶的情形。可在宝宝吃奶的过程中,通过刺激宝宝的脸颊、耳朵,让其进行吞咽的动作,吃完后多拍一下背并让让宝宝侧着睡,从而减少宝宝溢奶的发生。
19、Q:不同喂养方式,如何通过看宝宝的大便了解宝宝情况?
A:吃母乳的宝宝,一般来说三天以后大便就该逐渐转化,由墨绿色的胎便逐渐转黄。如果三到五天后,宝宝还是排的墨绿色的胎便,则说明宝宝喂养不够,妈妈应该加强喂养。另外,吃母乳的宝宝,可以看到大便是金黄色的稀糊状的,每天排五到八次属于正常。而吃配方奶粉的宝宝,在大便转黄以后,则是比较成型的淡黄色的大便。
20、Q:每天大便的次数多少算正常?
A:无论吃母乳的宝宝还是吃配方奶的宝宝,可能出现前面几天大便都正常,但在十几天、二十几天的时候出现三到五天甚至一周左右不解大便,除了宝宝攒肚外要注意可能是便秘。对于宝宝便秘,我们除了为宝宝顺时针做腹部按摩以帮助排便外,还可以吃点益生菌,帮助肠道菌群的调理。
而宝宝的大便次数发生了改变,特别是性状发生改变,比如说水分增多、有粘液或者是水样便,则说明宝宝有腹泻的情形,这时建议大医院去做一下化验。
21、Q:如果腹泻或者便秘有没有必要吃益生菌调理?
A:在宝宝腹泻的时候,也可以吃点益生菌,来增加肠道的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以调节胃肠道的功能。
22、Q:吃多久合适?
A:对于益生菌吃多久,目前没有特别的规定。但建议给宝宝吃益生菌避开药字头的选择保健类的益生菌更好。
23、Q:宝宝放屁多且伴有吐奶或小脸挣红或者放屁带屎现象正常么?
A:妈妈的奶分为前奶和后奶。前奶是蛋白质含量比较高,后奶则是脂肪含量比较多。随着宝宝奶量增长,蛋白质的量增加了,但这时消化的功能又没有完全的成熟,所以宝宝排气的现象就比较多。
吃纯母乳的宝宝,在排气(放屁)时常常带了一点便便出来,我们应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