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您的当前位置:淋巴管瘤 > 病种常识 > 今天是乳腺癌防治宣传日,关于乳腺癌,你了

今天是乳腺癌防治宣传日,关于乳腺癌,你了



乳腺癌对于很多人来说并不陌生,但是我们对乳腺癌的了解仅限于一些零碎的知识,我们发现周围总会有人得这个病,很多知名人士有因之切除乳腺的、有因乳腺癌而故去的。那么它是一种怎样的疾病呢?乳腺癌是我们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占全身各种恶性肿瘤的7-10%,在妇女仅次于子宫癌,已成为威胁妇女健康的主要病因。它是一种通常发生在乳房腺上皮组织,严重影响妇女身心健康甚至危及生命的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乳腺癌男性罕见,仅约1-2%的乳腺患者是男性。

我们也似乎总能听到明星患乳腺癌并且离开的新闻,这些明星包括:

87版《红楼梦》中「林黛玉」扮演者陈晓旭(41岁);

歌手姚贝娜(33岁);

歌手阿桑(34岁);

歌唱演员叶凡(37岁);

日本艺人小林麻央(34岁);

最近的《樱桃小丸子》作者樱桃子(53岁)。

这些人不仅是名人,而且去世的时候还都很年轻。

有哪些因素易导致乳腺癌

乳腺癌的病因尚不清楚。乳腺是多种内分泌激素的靶器官,如雌激素、孕激素及泌乳素等,其中雌酮及雌二醇对乳腺癌的发病有直接关系。20岁前本病少见,20岁以后发病率迅速上升,45-50岁较高,绝经后发病率继续上升,可能与年老者雌酮含量提高相关。月经初潮年龄早、绝经年龄晚、不孕及初次足月产的年龄与乳腺癌发病均有关。一级亲属中有乳腺癌病史者,发病危险性是普通人群的2-3倍。乳腺良性疾病与乳腺癌的关系尚有争论,多数认为乳腺小叶有上皮高度增生或不典型增生者可能与乳腺癌发病有关。另外,营养过剩、肥胖、脂肪饮食,可加强或延长雌激素对乳腺上皮细胞的刺激,从而增加发病机会。

乳腺癌高发的原因

「整体生存率很高」和「老是听到名人去世的新闻」这种矛盾的背后,有三个重要原因。

第一,不同类型乳腺癌患者生存率有差异。

首先,可以肯定的是,无论中国还是美国,乳腺癌的整体5年生存率都是很高的。

这个数字在美国是90.2%。在中国,这个比例稍低,是83.2%,但也不算差,事实上,乳腺癌是中国生存率最高的癌症类型之一。

但如果细分一下,大家会知道乳腺癌之所以整体治疗效果好,是因为通常发现比较早,患者中癌症早期和中期比例高,发现癌症后尽早手术根治,很多患者都有治愈的机会,因此整体生存率高。

而晚期乳腺癌的生存率就相对要低很多,根据美国癌症协会的数据,最晚期乳腺癌的5年生存率也只有20%。

除了分期,不同乳腺癌亚型的生存率也不同。

根据癌细胞表面表达的蛋白分子,乳腺癌主要可以简单分为激素受体阳性、HER2阳性以及三阴性这样几种(少数有激素受体和HER2同时阳性的情况)。

整体而言,激素受体阳性和HER2阳性乳腺癌有比较好的靶向药物,而三阴性乳腺癌的治疗还是以化疗为主,因此后者的治疗效果和生存率目前是最差的。

乳腺癌的临床表现

早期乳腺癌不具备典型症状和体征,不易引起患者重视,常通过体检或乳腺癌筛查发现。以下为乳腺癌的典型体征,多在癌症中期和晚期出现。1乳腺肿块80%的乳腺癌患者以乳腺肿块受诊。患者常无意中发现肿块,多为单发,质硬,边缘不规则,表面欠光滑。大多数乳腺癌为无痛性肿块,仅少数伴有不同程度的隐痛或刺痛。2乳头溢液非妊娠期从乳头流出血液、浆液、乳汁、脓液,或停止哺乳半年以上仍有乳汁流出者,称为乳头溢液。引起乳头溢液的原因很多,常见的疾病有导管内乳头状瘤、乳腺增生、乳腺导管扩张症和乳腺癌。单侧单孔的血性溢液应进一步检查,若伴有乳腺肿块更应重视。3皮肤改变乳腺癌引起皮肤改变可出现多种体征,最常见的是肿瘤侵犯Cooper's韧带后与皮肤粘连,出现“酒窝征”。若癌细胞阻塞了淋巴管,则会出现“橘皮样改变”。乳腺癌晚期,癌细胞沿淋巴管、腺管或纤维组织浸润到皮内并生长,形成“皮肤微型结节”。4乳头乳晕异常肿瘤位于或接近乳头深部,可引起乳头回缩。肿瘤距乳头较远,乳腺内大导管受到侵犯而短缩时,也可引起乳头回缩或抬高。乳头湿疹样癌,即乳头Paget's病,表现为乳头皮肤搔痒、糜烂、破溃、结痂、脱屑、伴灼痛,至乳头回缩。5腋窝淋巴结肿大隐匿性乳腺癌乳腺体检摸不到肿块,常以腋窝淋巴结肿大为首发症状。初期可出现同侧腋窝淋巴结肿大,肿大的淋巴结质硬、散在、可推动。随着病情发展,淋巴结逐渐融合,并与皮肤和周围组织粘连、固定。晚期可在锁骨上和对侧腋窝摸到转移的淋巴结。

乳腺癌的诊断

1病史:肿块常是乳腺癌病人首发症状,须问明出现的时间、部位、大小、生长速度快、慢及近期有否改变,是否疼痛,疼痛的性质。乳头糜烂、溢液的时间,溢液的性质。腋窝有无肿块,是否合并妊娠及哺乳。月经史及家族史。2查体:首先由全面检查开始,注意胸、腹、盆腔、骼路的转移。而后检查乳房,乳腺的检查应先查健侧,后查患侧。检查应顺序、仔细。应先视诊,注意双侧乳房是否对称,外形有否异常,皮肤有无炎症样改变及桔皮样水肿等。触诊用手指平摸,乳房检查时,上臂伸过头部查乳腺内半,上臂垂下查乳腺外半,查到肿块时按三带区,四个象限记录部位,同时对肿块的性质及活动度详加描述。并压迫乳晕,有否溢液排出,有液体排出时,应记录液体的性质。3X线检查:乳腺照相是乳腺癌诊断的常用方法,常见的乳腺疾病在x线片上表现一般可分为肿块或结节病变,钙化影及皮肤增厚征群,导管影改变等。肿块的密度较高,边缘有毛刺征象时对诊断十分有助。毛刺较长超过病灶直径时称为星形病变。x线片中显示肿块常比临床触诊为小,此亦为恶性征象之一。片中的钙化点应注意其形状、大小、密度,同时考虑钙化点的数量和分布。当钙化点群集时,尤其集中在1厘米范围内则乳腺癌的可能性很大。钙化点超过10个以上时,恶性可能性很大。4超声显像检查:超声显象检查无损伤性,可以反复应用。对乳腺组织较致密者应用超声显象检查较有价值,但主要用途是鉴别肿块系囊性还是实性。5热图像检查:应用图像显示体表温度分布,由于癌细胞增殖块血运丰富则相应体表温度较周围组织高,用此差异可做出诊断。6近红外线扫描:近红外线的波长为~μm,易穿透软组织。利用红外线透过乳房不同密度组织显示出各种不同灰度影,从而显示乳房肿块。此外红外线对血红蛋白的敏感度强,乳房血管影显示清晰。乳腺癌常有局部血运增加,附近血管变粗,红外线对此有较好的图像显示,有助于诊断。7CT检查:可用于不能捫及的乳腺病变活检前定位,确诊乳腺癌的术前分期,检查乳腺后区、腋部及内乳淋巴结有无肿大,有助于制订治疗计划。8肿瘤标志物检查:在癌变过程中,由肿瘤细胞产生、分泌,直接释放细胞组织成分,并以抗原、酶、激素或代谢产物的形式存在于肿瘤细胞内或宿主体液中,这类物质称肿瘤标志物。

(1)癌胚抗原(CEA):为非特异性抗原,在许多肿瘤及非肿瘤疾病中都有升高,无鉴别诊断价值,可手术的乳腺癌术前检查约20%~30%血中CEA含量升高,而晚期及转移性癌中则有50%~70%出现CEA高值。

(2)铁蛋白:血清铁蛋白反映体内铁的储存状态,在很多恶性肿瘤如白血病、胰腺癌、胃肠道肿瘤、乳腺癌中有铁蛋白的升高。

(3)单克隆抗体:用于乳腺癌诊断的单克隆抗体CA对乳腺癌诊断符合率为33.3%~57%。

9活体组织检查:乳腺癌必须确立诊断方可开始治疗,目前检查方法虽然很多,但至今只有活检所得的病理结果方能做唯一肯定诊断的依据。

(1)针吸活检:

现已发展为细针针吸细胞学检查,其方法简便、快速、安全,可代替部分组织冰冻切片,阳性率较高在80%~90%之间,且可用于防癌普查。若临床诊断恶性而细胞学报告良性或可疑癌时,需选择手术活检以明确诊断。

(2)切除活检:

疑为恶性肿块时切除肿块及周围一定范围的组织即为切除活检,一般要求从肿瘤边缘至少1厘米左右尽可能完整切除。从下列切除标本的切面检查可初步判断恶性:

①髓样癌的质地较软,切面呈灰白色,可有出血点、坏死和囊腔形成;

②硬癌的切面呈灰白色,收缩状,有如疤痕感,向四周放射状伸出,无包膜;

③管内癌的特点累及多处导管,甚至可向乳头方向浸润,切面呈灰白色,有时可挤出粉刺样物;

④小叶癌的质地较软,外形多不规则,切面呈灰白、粉红色,有时瘤块不明显,仅见乳腺增厚。

总结

总之,我们谈到乳腺癌的时候,没有必要恐慌,它的整体生存率是很高的。

但具体情况需要具体分析,无论分期还是分型,都会对预后有影响。

乳腺癌的年轻化趋势也不一定都是坏事,因为有些年轻的乳腺癌患者是因为早期筛查水平提高而被发现的。

对于这些人,由于没有症状,以往只是在不知不觉中等待癌细胞的进一步恶化。现在,由于技术提高了,更早地发现了早期的肿瘤,包括治愈率接近%的原位癌,因此相当于提前排雷了,治疗效果大大提高。

癌症的治疗越来越强调精准。每个人情况都不太相同,大家可以在标准治疗基础上,配合一些自己的选择,无论是补充治疗、宗教信仰,还是饮食调养。

但请一定先相信医生。

无数血泪教训告诉我们,得了病治疗不如提早预防,要重视可能癌变的风险,不要觉得得了乳腺疾病不重要没关系,等你癌变了以后哭都来不及。

医院为您的健康保驾护航!



转载请注明:http://www.kqkpw.com/bzcs/1126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