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您的当前位置:淋巴管瘤 > 病种常识 > 表皮肿瘤基底细胞癌大盘点

表皮肿瘤基底细胞癌大盘点



表皮肿瘤

表皮肿瘤系指起源于表皮角质形成细胞的肿瘤,是人类最常见的肿瘤。肿瘤细胞主要为向基底(样)细胞分化和鳞状细胞分化,偶为梭形细胞、派杰样细胞等。根据生物学行为,表皮肿瘤可分为良性肿瘤(Benigntumors)、癌前病变(Premalignanttumors)和恶性肿瘤(Malignanttumors);恶性肿瘤又可分为原位皮肤癌(Cutaneouscarcinomasinsitu)和皮肤癌(Cutaneouscarcinomas)。根据组织学特点,表皮肿瘤可分为表皮增生(Epidermalhyperplasias)、棘皮瘤(Acanthomas)、表皮发育不良(Epidermaldysplasias)、表皮内癌(Intraepidermalcareinomas)、恶性肿瘤(Malignanttumors)以及其他肿瘤(Miscellaneoustumors)。

可以??回顾往期文章↓

表皮肿瘤1??表皮痣2黑棘皮病3融合性网状乳头瘤病4透明细胞棘皮瘤5大细胞棘皮瘤6棘突松解性棘皮瘤7表皮松解性棘皮瘤和角化不良性棘皮瘤8脂溢性角化病9皮角10光化性角化病11原位鳞状细胞癌12假癌样(假上皮瘤样)增生13??角化棘皮瘤14??鳞状细胞癌15基底细胞癌

▲病例①大体照片和镜下图片

基底细胞癌---病例①

女,80岁,右下巴色素痣

标本经10%中性福尔马林溶液固定,灰白组织1枚,直径0.6cm,全部制片。(蜡块备注:1#)

▲大体照片

▲术后照片

▲瘤细胞浸润上皮层及表皮下间质,巢团状或条索状分布,部分细胞胞浆内含黑色素,细胞有一定异型性,可见坏死

▲瘤细胞浸润上皮层及表皮下间质,巢团状或条索状分布,部分细胞胞浆内含黑色素,细胞有一定异型性,可见坏死

(右下巴)恶性肿瘤,考虑基底细胞癌,建议免疫组化协助诊断。

关于基底细胞癌

基底细胞癌

(Basalcellcarcinoma)

-好发于曝光部位如头面和颈部,罕见于乳头或外阴,不见于黏膜部位。

-多见于30岁以后,发病率随年龄增加逐渐上升。罕见于儿童或青年人。

-根据皮损特点,临床分五种类型。不同的临床类型具有不同的病理表现。*结节型:最常见,表现为单发性乳光色(蜡样)结节,表面可破溃并有毛细血管扩张。*表浅型:常见于躯干或四肢,表现为红色鳞屑性斑块,向周围离心性扩展,边缘轻度隆起。类似于钱币型湿疹、银屑病或鲍温病。*Pinkus纤维上皮瘤型:多位于躯干下部如腰骶部,单发或多发淡红色结节或丘疹,病程缓慢。*色素性:类似于色素痣或恶性黑素瘤。*硬斑病型:表现为色素减退性萎缩性斑块,边界不清。-生长缓慢,常局部浸润扩展达数厘米,向下可侵蚀肌肉、骨质或脑部。偶有远处转移。

-基底细胞痣综合征(Basalcellnevussyndrome):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疾病。孩童发病,大批基底样增生性皮损,部分皮损可发展为基底细胞癌。患者20岁后掌跖部可出现特征性的点状凹陷,其他可出现颌骨上皮性囊肿,多发性骨骼异常,包括额骨隆起、第4掌骨缩短、隐匿性脊柱裂、多种神经系统异常以及其他皮肤症状。

结节型基底细胞癌:*真皮内单发或多叶性结节,可深达真皮网状层,多叶性结节可相互连接并可与表皮相连。*结节由基底样细胞组成,胞浆极少,结节周边基底样细胞常排列成栅栏状伴核拥挤现象,但此栅栏状排列可缺如。*结节外围常有黏液性基质,紧邻结节处形成裂隙即所谓的“收缩间隙”。*肿瘤上方可有溃疡,覆以结痂。*肿瘤小叶中黏液产生较多时,基底样细胞可在黏液中形成网状束,或呈岛屿状。-毛发上皮瘤:形态见下图。-小汗腺汗孔瘤:形态见下图。-毛母质瘤:形态见下图。-Merkel细胞癌:形态见下图。-皮脂腺癌:形态见下图。-小汗腺癌:形态见下图。-转移性乳腺癌:形态见下图。-毛发上皮瘤↓▲毛发上皮瘤-小汗腺汗孔瘤↓▲汗孔瘤-毛母质瘤↓▲毛母质瘤-Merkel细胞癌↓Merkel细胞癌-皮脂腺癌↓高分化皮脂腺癌合并乳头状汗管囊腺瘤-小汗腺癌↓低分化汗腺癌-转移性乳腺癌↓转移性浸润性导管癌基底细胞癌病理形态根据皮损特点,临床分多种类型。不同的临床类型具有不同的病理表现。

-结节型基底细胞癌

-浅表型基底细胞癌

-囊肿性基底细胞癌

-色素性基底细胞癌

-浸润型基底细胞癌

-腺样型基底细胞癌

-硬斑病型(硬化性)基底细胞癌

-Pinkus纤维上皮瘤型基底细胞癌

-角化型基底细胞癌

-鳞状细胞基底细胞癌

-基底细胞癌伴皮肤附属器分化

-基底细胞癌的化生性骨化

-基底细胞癌的假淋巴管播散和假血管形成

-基底细胞癌的表皮内上皮瘤增生模式

-基底细胞癌的淀粉样或胶样小体沉积

-基底细胞癌各类型的重叠和伴发的其他肿瘤

各种类型的基底细胞癌可相互重叠,同时出现、基底细胞癌可与其他表皮或真皮肿瘤如脂溢性角化病、皮内痣、寻常疣、汗管瘤或黑素瘤等伴发,表现为特殊的临床病理特征。

◆结节型基底细胞癌

*真皮内单发或多叶性结节,可深达真皮网状层,多叶性结节可相互连接并可与表皮相连。*结节由基底样细胞组成,胞浆极少,结节周边基底样细胞常排列成栅栏状伴核拥挤现象,但此栅栏状排列可缺如。*结节外围常有黏液性基质,紧邻结节处形成裂隙即所谓的“收缩间隙”。*肿瘤上方可有溃疡,覆以结痂。*肿瘤小叶中黏液产生较多时,基底样细胞可在黏液中形成网状束,或呈岛屿状。

◆浅表型基底细胞癌

-间断排列的、大小不等的栅栏状基底样细胞呈小叶状或芽蕾状,从表皮突或表皮的基底部向下突出。-连续切片可见部分区域交织的基底样细胞小叶向真皮网状层呈辐射状排列。-不典型基底样细胞呈小叶或芽蕾状生长,其下方可见黏液性基质或收缩间隙,但早期可缺如。

◆囊肿性基底细胞癌

-基底样细胞团块中央可见单一或多发的较大囊腔,其中为降解的细胞碎屑。

◆色素性基底细胞癌

-基底样细胞团块中含色素及黑素细胞增多,基质中含较多噬色素细胞。-有时,增加的色素及黑素细胞并不显著,须经特殊染色如Fontana-Masson染色显示黑素颗粒。

◆浸润型基底细胞癌

-瘤体主要为不规则细薄的基底样细胞束,向下浸润至胶原束之间,以及神经、血管、肌肉、脂肪或骨组织。-浅表部分的基底样细胞可呈结节状。-基质可呈轻度至显著的纤维化,与硬斑病型基底细胞癌构成连续性谱系。

◆角化型基底细胞癌

-角化型基底细胞癌:呈鳞状上皮分化伴角珠形成。-鳞状细胞基底细胞癌:可见鳞状旋涡。

◆腺样型基底细胞癌

-基底样细胞束中产生的黏液,可使其呈假腺管型或腺样型。

◆硬斑病型(硬化性)基底细胞癌

-不规则细薄的分枝状基底样细胞束嵌于致密的纤维性基质中。一部分可见局灶性钙化。-纤维性基质还可呈显著嗜伊红(瘢痕疙瘩样)改变。

◆Pinkus纤维上皮瘤型基底细胞癌

-肿瘤位于真皮乳头部,常与表皮相连。-交织呈网状的条索状基底样细胞,嵌于纤维性或黏液性基质中。

◆基底细胞癌伴皮肤附属器分化

-基底细胞癌可显示伴皮肤附属器如小汗腺、皮脂腺或毛囊的分化特征,亦可呈透明细胞分化,或颗粒细胞样表现。

◆基底细胞癌的化生性骨化

-基底细胞癌可显示显著的化生性骨化,表现为骨小梁形成,腔隙中见骨细胞,偶可见破骨细胞。-部分区域可仅见骨化、显著纤维化,而无肿瘤细胞。

◆基底细胞癌的假淋巴管播散和假血管形成

-黏液性基质中收缩间隙较显著时,可产生假淋巴管播散模式。而手术或切片致肿瘤脱出时,可见收缩间隙塌陷,此时须再切片以确定诊断。

◆基底细胞癌的淀粉样或胶样小体沉积

-基底细胞癌周边基质或瘤体中可见大量淀粉样或胶样小体,系坏死的肿瘤细胞聚集所致。

◆基底细胞癌各类型的重叠和伴发的其他肿瘤

-浅表型、结节型、浸润型或其他类型的基底细胞癌可相互重叠,同时出现。-基底细胞癌可与其他表皮或真皮肿瘤如脂溢性角化病、皮内痣、寻常疣、汗管瘤或黑素瘤等伴发,表现为特殊的临床病理特征。

?end?

阳春病理

鄢化章

阳春病理



转载请注明:http://www.kqkpw.com/bzcs/1167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