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您的当前位置:淋巴管瘤 > 病种常识 > 病例分享原发性弥漫性脑膜黑色素瘤病

病例分享原发性弥漫性脑膜黑色素瘤病



原发脑膜黑素瘤病是一种恶性黑素细胞转移性侵袭软脑膜的疾病。黑素细胞起源于神经嵴,在胚胎期可转移到眼睛、皮肤、粘膜和软脑膜。在特殊情况下,黑色素细胞可能导致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CNS)黑色素瘤的生长。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黑色素瘤有两种类型:实体瘤和弥漫性脑膜黑色素瘤病。弥漫性形态表现为蛛网膜下腔和大脑表面的浸润,但无实性肿块。它可以以局部结节性浸润或脑膜炎的形式发生。

原发性弥漫性脑膜黑素瘤病极为罕见,其恶性程度高,预后不良。临床表现复杂,包括癫痫、言语交流障碍、颅内压增高的症状和体征、精神障碍、脑神经麻痹和脊髓受压。典型症状是许多中枢神经系统区域同时出现损害症状。包括亚急性髓膜炎、病毒性脑炎、白血病、淋巴瘤、神经结节病、转移癌、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病毒性脑炎和亚急性髓膜炎,它们可以与原发性弥漫性脑膜黑素瘤病有类似症状。如果这些症状出现在没有癌症病史或没有癌症症状的患者身上,就会造成严重的诊断和治疗问题。

病例介绍

年1月,一名45岁的男子因语言交流障碍、恶心、呕吐、头痛、身体平衡失调和行医院神经内科。患者头CT显示双侧脑室有微小钙化,白质密度减少。对患者进行腰椎穿刺(LP)。脑脊液(CSF)的分析结果:蛋白质33mg/dL,葡萄糖66mg/dL,脑脊液细胞增多70/μL-中性粒细胞(70%)。考虑患者为神经感染,对患者给予头孢他啶的经验性抗生素治疗,然后转到传染病科。在缺乏预期效果的情况下,将抗生素改为头孢曲松,并添加阿昔洛韦和类固醇(每日剂量为12mg地塞米松,持续10天)。在服用这些药物后,病人反映有轻微的改善和头痛减轻,这可能是由于类固醇的作用。没有进行抗体测试来确定传染病的原因。病人出院回家。一周后,患者癫痫发作,医院的传染病科。

进行了头部CT扫描,结果与前一次扫描结果相当。因此给患者做了另一个LP,这次检验CSF发现:蛋白质mg/dL,葡萄糖30mg/dL,脑脊液细胞增多/μL-中性粒细胞80%,脑脊液培养阴性。血培养、尿培养、呼吸道培养均为阴性。肝酶水平升高,轻度低钠血症(最高mmol/l),c反应蛋白(CRP)水平正常。脑部核磁共振显示在给予钆造影剂后,软脑膜的内层,主要是脑室室管膜有轻微的增强。根据CSF的发现,结核感染是最可能的症状原因,但Bactec和QuantiFERON试验阴性。排除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巨细胞病毒(CMV)、莱姆病、乙型肝炎(HBV)、丙型肝炎(HCV)感染。使用患者血清和脑脊液样本进行CMV抗体检测。所有检测结果均为阴性。病人病情恶化;不能走路,也不能再用语言交流,只能用四肢做一些轻微的活动。复审的CSF取得了以下结果:蛋白质mg/dL,葡萄糖88mg/dL,脑脊液细胞增多35/μL-中性粒细胞80%。年5月入住神经内科。患者有意识,但不能言语交流,颈部强直4横指,上肢震颤,下肢高度麻痹。脑MRI显示脑水肿,脑室增大含血,钆造影剂下脑室壁增强。医生注意到脑积水的存在,这可能是疾病进展的一个后果。全身性发作加重,脑电图异常,以慢波为主,无癫痫持续状态。多次开展病原微生物试验。排除HBV、HCV、HIV、土拉菌、钩端螺旋体、CMV、EBV、Borrelia、弓形虫感染。重复结核试验(Bactec和QuantiFERON),结果均为阴性。再次行LP(黄变症、蛋白质mg/dL,葡萄糖6mg/dL,脑脊液细胞增多90/μL-中性粒细胞90%)。

非典型性细胞以多形核和异染色质细胞质为特征。血清和脑脊液中乳酸脱氢:酶水平升高。由于脑脊液中存在非典型细胞,所以进行了脑膜活检,并将标本送组织病理学检查。标本没有显示任何异常。这可能是由于活检部位缺乏明显的变化:标本取自额穹窿,但大多数黑素瘤样改变存在于大脑基底部。

患者被怀疑为脑肿瘤:因此,医生试图确定肿瘤的来源。诊断扩展到腹部和胸部计算机断层扫描,眼底检眼镜以及腹部、甲状腺和睾丸超声检查。计划结肠镜检查,但病人的一般情况是极差。患者接受了心脏病、内科、肺心病、眼科、传染病、麻醉学和神经外科专家的检查。非感染性疾病,如结节病或血管炎被考虑在内。对病人的皮肤进行了多次评估,但没有需要进一步分析的怀疑区域。药物仅用于对症治疗。病人的病情恶化,每天都有好几次癫痫发作。此外,他还有发烧(38-39摄氏度)和心律失常。病人入院四周后死亡。患者在出现症状后存活7个月。

他死后进行了尸检。在颅底及小脑蛛网膜下可见少量褐变或褐变内容物。脑室系统稍增大,充满浑浊的红棕色液体。后脑室腔内可见3-4厘米的浅褐色肿块,质地柔软、松弛。脑室壁呈米黄色或蜂蜜色,有时呈扩张状,颜色暗淡。轻度脑水肿。脑膜组织病理学检查显示组织细胞样细胞[CD68(?),S-(+),Vim(+),PanCK(?),LCA(?)]浸润,胞质中含有褐色色素沉积,具有局部多态特征和细胞核增大。脑膜和小脑蛛网膜下及脑室排列可见浸润。室管膜下区可见小点坏死组织,充血、脑水肿。有中枢神经系统的肿瘤,可能是黑色素瘤。这一发现得到了另一项组织病理学检查的支持,该检查在一个参考程度较高的中心进行,使我们能够识别脑膜黑色素瘤病。根据临床检查、附加检查结果和尸检,可以诊断为原发性脑膜黑色素瘤病引起的黑素细胞性脑膜炎。上述临床病例表明,尽管诊断范围广泛,检测手段众多,但诊断极难确立。

提出这个病例是因为它的罕见性和在诊断过程中遇到的困难。迄今为止,据报道,这种疾病的发病率为10万人中的0.。在缺乏明确检测结果的情况下,也有必要考虑到软脑膜的主要变化,包括黑色素瘤引起的变化。医博士编译自:GarbaczT,OsuchowskiMBartosik-PsujekH.Primarydiffusemeningealmelanomatosis-arareformofmeningealmelanoma:casereport.BMCNeurol.;19(1):.doi:10./s---x.

作者:姜胖丫

来源:医博士

本文为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后台联系小编历

卫健委新规:10月1日起,禁止医生出现这些行为,小心别躺枪!

编制分配、绩效考核、职称聘任...国家卫健委明确医共体建设要求!

定了!卫健委新规:诊所可开展基本公卫服务了

基层全科医生,工资这样确定!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kqkpw.com/bzcs/121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