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您的当前位置:淋巴管瘤 > 病种常识 > 临床其他部分知识点总结02

临床其他部分知识点总结02



通知:

报课程班及购买教材资料、或星题库软件里购买课程,请第一时间联系课程服务张老师,有问题及时处理,录入学员管理系统,全程跟踪服务。请知晓!

后台回复:老师即可

◆往期推荐-在本文最下方哦◆转发到朋友圈-积攒领98元题库会员

.

02

其他部分知识点

五、特异性感染

一、破伤风

1、致病菌:破伤风杆菌(G+厌氧性芽胞杆菌),主要是外毒素(痉挛毒素)致病。

2、破伤风易引起毒血症,不会引起败血症;

3、临床表现:首发症状是肌肉痉挛,最先的部位是咬肌。还可以出现苦笑面容、牙关紧闭、角弓反张状、尿潴留、骨折等。抽搐时神志清楚。

(1)首发症状:咀嚼肌痉挛(咬肌痉挛)。

(2)最严重症状:呼吸肌痉挛。

(3)诱因:声光刺激(特别怕水声的是狂犬病)。

4、治疗:关键是控制和解除痉挛,预防窒息。

(1)类毒素(疫苗):用于预防破伤风。

(2)抗毒素:①明确有破伤风感染;②用量:-U。

(3)小孩以前打过疫苗的,在十年内,如有外伤,为预防破伤风,只需注射0.5ml类毒素就行了;超过十年者,用抗毒素(TAT)。

(4)伤口处理;10%水合氯醛保留灌肠;避免刺激等。

二、气性坏疽

1、致病菌:梭状芽胞杆菌(属厌氧菌),主要有产气荚膜梭菌,以α毒素即卵磷脂酶最重要,有些菌株还可产生胶原酶、透明质酸酶、DNA酶等。

2、典型临床表现:皮下坏死、有积气、可触及捻发音,皮肤出现大理石花纹;

3、预防:最关键方法是彻底清创。

4、治疗:

(1)首选青霉素大剂量(每天应在万U以上),氨基糖苷类对气性坏疽无效;

(2)病变区应做广泛多处切开;

(3)输血、高压氧治疗,严重时截肢。

第5节:创伤和战伤

1、按伤后皮肤完整性:闭合伤(挫扭挤压震荡伤)、开放伤(擦撕裂砍切割伤)。

2、浅部软组织损伤:伤后初期局部冷敷,12小时后热敷等。

2、清创应争取在伤后6-8小时内进行。●清创时清除皮缘1-2mm(考点);

●火器伤清创也争取在伤后6-8小时内进行,但一般不作一期缝合,只能开放伤口引流3-5日后,根据情况行延期缝合。膝关节腔类的应视情况做一期缝合。

第6节:烧伤(●必考点,3分)

一、热烧伤

烧伤可以引起局部坏死、感染和休克,其中感染是烧伤最常见的死亡原因。

一、伤情判断

1、烧伤面积的计算

(1)九分法:就是把人体表面分成11个9%+1%(会阴)。

●口决:、;前后13会阴1;捂(5)热屁股得脚气(7);小腿13大21;妇女臀足一样细;66大顺笑嘻嘻;儿童12要算计,头重脚轻要注意。

:指是的头颈部:发、面、颈各占3%,加起来9%

:指双上肢:5指双手,6指双前臂,7指双上臂,加起来为2个9%(18%)

前后13会阴1:前躯干13%,后躯干13%,会阴1%,加起来正好是3个9%(27%)

捂(5)热屁股得脚气(7),小腿13大21:男性:双臀5%,双足7%,双小腿13%,双大腿21%,加起来5个9%+1%(46%)

妇女臀足一样细,66大顺笑嘻嘻:妇女双臀和双足都一样,各占6%

●儿童12要算计,头重脚轻要注意:儿童头部9%+(12-年龄);双下肢(9*5+1)-(12-年龄)。

(2)手掌法:指患者的手掌并指面积作为体表面积的1%来估计。

二、烧伤深度的识别

采用三度四分法,分为为Ⅰ°、浅Ⅱ°、深Ⅱ°、Ⅲ°

Ⅰ°:红斑性,仅伤及表皮浅层,生发层健在。3-7天无瘢痕愈合。

Ⅱ°:水疱性,其它几度都没有水疱。

浅Ⅱ°:大小不一的水疱且剧痛;水疱去掉后创面红白相间以红为主(创面红润);伤及表皮生发层、真皮乳头层;1-2周无瘢痕但有色素沉着愈合。

深Ⅱ°:小水疱去掉后创面红白相间以白为主,还有网状血管栓塞;伤及真皮深层;3-4周瘢痕愈合。

Ⅲ°:焦伽性,没有水疱,烧伤皮肤呈蜡白、焦黄、炭化、树枝状血管栓塞(出现任何一个词,说的就是Ⅲ°)。伤及皮肤全层;>4周愈合,需植皮。

三、烧伤严重性分度(●考点,只考2、3度)

1、轻度烧伤:Ⅱ°以下烧伤总面积在9%以下。

2、中度烧伤:Ⅱ°烧伤面积10%~29%或Ⅲ°烧伤面积不足10%。

3、重度烧伤:总面积30%~49%或Ⅲ°烧伤面积10%~19%或Ⅱ°、Ⅲ°烧伤面积虽不达上述百分比,但已发生休克等并发症、呼吸道烧伤或有较重的复合伤。

4、●特重烧伤(烧伤面积>49%):总面积50%以上或Ⅲ°烧伤20%以上或已有严重并发症。

●口决:二度9;二度29三度9;二度49三19(里面的中文一二三指的是烧伤多少度,里面的数学数字指烧伤面积百分比)。

轻度、中度、重度他们是或者的关系,●就高不就低,如患者Ⅱ°烧伤30%,Ⅲ°烧伤9%,属于重度烧伤。

四、初期处理与补液方法

(1)烧伤的病人的衣服处理:●剪开衣服(不能脱开);

(2)烧伤最常见的死亡原因:休克;最新的应该是感染。

(3)烧伤的合并症:感染。

初期处理:

1、Ⅰ°烧伤创面只需保持清洁和避免再损伤;

2、Ⅱ°以上才需要清创和抗休克:

(1)浅Ⅱ°●水疱皮保留(湿式疗法),消毒后抽吸水疱液,定时包扎换药。

(2)深Ⅱ°●水疱皮去掉(干式疗法),创面再用内层油质纱布,外层吸水敷料均匀包扎,超过创周5cm。

(3)面、颈与会阴:●暴露疗法:不用包扎,要显露。

注意:Ⅰ°、Ⅱ°一般可不用全身抗生素。

3、Ⅲ°:切开焦痂。

补液方法:烧伤患者要禁食、禁水,所以要补液。

●第一个24小时补液:需要补液量=生理需要量(ml)+额外丢失量

(一)生理需要量:补基础需要量,不分成人儿童都是ml(补糖水)。

(二)额外丢失量:补充晶体液和胶体液:晶体液指盐水;胶体液指右旋糖酐、蛋白、血浆。●额外丢失量公式=体重×烧伤面积×系数(成人系数是1.5、儿童系数是2.0)

1、成人:每1%烧伤面积需要补胶体和电解质液共1.5ml(系数)

2、儿童、婴儿:每1%烧伤面积需要补胶体和电解质液共2ml(系数)

中、重度:电解质液(晶体液)和胶体比例为2:1

特重度:电解质液(晶体液)和胶体比例为1:1

●第一个24小时补液总量=+(体重×烧伤面积×系数=额外丢失量)

前8个小时输一半,后16个小时补另一半

●第二个24小时补液总量=生理需要量(ml)+第一个24小时额外丢失量的一半

举例:一个烧伤面积40%,体重50kg的病人

1、第一个24小时额外补液量公式为:40×50×1.5=ml

属于重度烧伤,其中晶体液和胶体液按比例2:1来算就是:晶体液补ml,胶体液为ml,再加上基础需要量:+=ml,就是第一个24小时补液总量,前8小时补液ml,后16小时补液ml。

2、第二个24小时补液:晶体液和胶体的量为前一个24小时的一半为ml,基础需要量ml,总补液量ml。

二、电烧伤

电烧伤主要损害心脏,引起血流动力学改变。皮肤损伤轻微,全身损伤较重。入口处损伤较出口处重,入口处常碳化,形成裂口或洞穴。烧伤范围常外小内大。

第7节:肿瘤

概论:恶性肿瘤来自上皮组织者称为癌,来自间叶组织者为肉瘤,胚胎性肿瘤称母细胞瘤,某些恶性肿瘤仍沿用传统名称“瘤”或“病”,如恶性淋巴瘤、精原细胞瘤、白血病、霍奇金病等。

一、恶性肿瘤

一、诊断

1、病史特点:儿童多为胚胎性肿瘤或白血病;青少年肿瘤多为肉瘤,癌多发生于中年以上,但青年癌往往发展迅速。

注:恶性黑色素瘤是恶性程度最高的体表肿瘤。

2、实验室检查

(1)碱性磷酸酶(ALP/AKP)升高→骨肉瘤、肝癌;

(2)酸性磷酸酶升高→前列腺癌;

(3)乳酸脱氢酶升高→肝癌;

(4)癌胚抗原(CEA)→结肠癌、胃癌、肺癌、乳癌均可增高,它主要是用于监测肿瘤复发;

(5)胚胎抗原(AFP)→肝癌、畸胎瘤;

(6)抗EB病毒壳抗原的IgA抗体→鼻咽癌;

(7)α-酸性糖蛋白增高→肺癌;

(8)PSA特异抗原→前列腺癌。

恶性肿瘤确诊用病理活检。

二、分期与转移

1、分期:多采用TNM分期法

T:代表肿瘤大小

N:代表淋巴转移

M:代表远处转移

2、转移方式

(1)直接蔓延。

(2)淋巴转移。

(3)种植转移:肿瘤细胞脱落后在体腔或空腔脏器内的转移,最多见的是胃癌种植到盆腔。

(4)血道转移:腹内肿瘤可经门静脉系统转移到肝,四肢肉瘤可经体循环静脉系统转移至肺,肺癌可随动脉系统而全身播散到骨、脑等。

三、治疗和预防

1、早期诊断和治疗是提高恶性肿瘤疗效的关键环节。

2、良性肿瘤及临界肿瘤以手术切除为主,保持边缘的阴性。

3、癌症三级止痛阶梯治疗方案从小剂量开始,视止痛效果渐增量。

(一)手术切除:是目前治疗肿瘤最有效的办法。

(二)化学疗法

目前已能单独应用化疗治愈:绒毛膜上皮癌、睾丸精原细胞瘤、Burkitt淋巴瘤、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等。

●化疗效果较好歌诀:原(精原细胞癌)来急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淋巴(淋巴瘤)容(绒癌)易化疗治愈。

药物分类:

1、细胞毒素类药物(烷化剂):如环磷酰胺(骨髓抑制)、氮芥。

2、抗代谢类药:如5-氟尿嘧啶、甲氨蝶呤、阿糖胞苷等。

3、抗生素类:如丝裂霉素、阿霉素(常引起心脏毒性)、争光霉素、更生霉素等。

4、生物碱类:长春新碱(常引起周围神经炎)、顺铂(肾毒性)。

●口决:细胞毒胺芥;代谢嘧甲苷;霉素抗生素;生物长春碱。

(三)放射治疗

1、高度敏感:淋巴造血系统肿瘤、多发性骨髓瘤、性腺肿瘤、肾母细胞瘤等低分化肿瘤。

2、中度敏感:鳞癌。

3、低度敏感:腺癌、骨肉瘤等。

●放射治疗的副反应:骨髓抑制,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皮肤粘膜改变及胃肠道反应等。

第8节:乳房疾病

一、乳房的解剖

1、乳腺有15~20个腺叶,壶腹部是导管内乳头状瘤的好发部位。

2、乳头溢液:红色的为乳头状瘤;黄色或绿色的为乳腺囊性增生。

●记忆歌诀:红褐乳状瘤、黄绿乳增生

3、淋巴回流:

①75%淋巴液→腋窝淋巴结→锁骨下淋巴结。部分乳房上部淋巴液→锁骨下淋巴结→锁骨上淋巴结。

②部分乳房内侧淋巴液→胸旁淋巴结(第1、2、3肋间)。

③两侧乳房间皮下交通淋巴管,一侧乳房的淋巴液可流向另一侧。

4、腋区淋巴结分组以胸小肌为界分为三组:

①Ⅰ组(腋下组,胸小肌外侧):包括乳腺外侧组、中央组、肩胛下组、腋静脉淋巴结、胸大小肌间淋巴结;

②Ⅱ组(腋中组,胸小肌后):胸小肌深面的腋静脉淋巴结;

③Ⅲ组(腋上组,锁骨下):胸小肌内侧锁骨下静脉淋巴结。

二、乳房检查

1、乳房皮肤:只要出现橘皮样变(淋巴管受累)、酒窝征(累及Cooper韧带),提示乳腺癌。

2、乳头溢液的病因:血性溢液多见于乳管内乳头状瘤(好发壶腹部)。

3、乳房特殊检查方法

(1)乳房X线检查:

①钼靶X线摄影:检出乳腺肿块最有效的检查方法。

②干板静电摄影:优点:对钙化点分辨率较高。具有“边缘增强效应”而产生明显浮雕感,影像对比性强。

以上两种方法当前广泛应用于普查工作。

(2)超声检查:鉴别乳腺肿块囊实性的首选检查。

(3)活组织病理检查:最可靠、确证的方法,包括肿块整块切除送病理和细针吸取活组织细胞学检查。

(4)乳头溢液涂片细胞学检查。

(5)MRI:判断乳腺包块周围的血供情况。

一、急性乳腺炎

一、病因

1、全身抗感染能力下降。

2、乳汁淤积:最重要的临床表现:①乳头发育不良如乳头内陷;②乳汁过多或婴儿吸乳少;③乳管不通畅。

3、细菌入侵: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要致病菌。

●好发人群:哺乳期妇女、产后两个月的妇女(患侧暂停哺乳,健侧不用)。

二、临床表现

局部红肿热痛+腋窝淋巴结肿大,形成脓肿;全身有寒战、高热。

三、治疗原则是治疗感染,排空乳汁。

1、脓肿未形成时首选青霉素治疗,过敏者改用红霉素;

2、诊断性穿刺;

3、脓肿形成后应及时切开引流

(1)一般的脓肿:沿乳头的放射状或轮辐状切口;

(2)靠近乳晕的脓肿:乳晕下缘弧形切口;

(3)深部(乳房后)脓肿:乳房下缘弧形切口,经乳房后间隙引流;

(4)脓肿切开后手指探入分离脓腔间隔,可在脓肿最低位另加切口做对口引流。

二、乳腺囊性增生病(乳房肿块,与月经周期有关)

一、概述:好发于25-40岁女性,出现乳房胀痛,与月经周期有关。

二、临床特点:多数成串,边界不清,活动不受限,乳头溢液血性、棕黄色。

●特异性表现:乳房肿块+乳房周期胀痛(与月经周期有关,经前加重,经后缓解)。

三、治疗随诊观察,不用特殊治疗。

三、乳房纤维腺瘤(乳房肿块,与月经周期无关)

一、临床特点:好发于18-25岁,乳房肿块+无明显自觉症状,无乳头溢液,包块增大慢、质韧、常单个、边界清楚、易推动、表面光滑。

二、治疗

手术切除是惟一的治疗方法,注意是要完整切除,肿块连同其包膜和周围少量正常腺体组织一并切除,切除组织需做病理检查。

四、乳腺癌(●必考点)

1、好发于40-60岁以上的女性;常单个,边界不清,活动受限。

2、浸润性特殊癌:包括乳头状癌、髓样癌(伴大量淋巴细胞浸润)、小管癌、腺样囊性癌、粘液腺癌、大汗腺样癌、鳞状细胞癌等。

3、浸润性非特殊癌:最常见。包括浸润性小叶癌、浸润性导管癌、硬癌、髓样癌(无大量淋巴细胞浸润)、单纯癌、腺癌等。此型癌一般分化低,预后较差。

一、临床表现

好发部位:乳房外上象限(所有乳腺疾病都好发于上象限),来源于乳腺导管上皮及腺泡上皮。

二、临床分期

1、临床表现

(1)酒窝征:累及Cooper韧带(乳房悬韧带/耻骨梳韧带),可使其缩短而致肿瘤表面皮肤凹陷;

(2)桔皮征:皮下淋巴管被癌细胞阻塞,引起淋巴回流障碍,出现真皮水肿;

(3)乳头回缩凹陷:乳头深部肿块累及乳管把乳头牵向癌肿一侧;

(4)晚期还可以出现铠甲胸。

●记忆:酒窝征/桔皮征/乳头回缩凹陷=乳腺癌

2、特殊类型乳腺癌

(1)炎性乳癌=炎症的症状+癌症的症状:恶性程度较高,预后最差。病情进展快,整个乳房出现红肿热痛。采用放化疗,禁忌手术。

(2)湿疹样癌(Paget病)=湿疹+癌症症状:乳头乳晕的皮肤发红、糜烂、潮湿,有时覆盖着黄褐色的鳞屑样痂皮病变。

3、临床分期:

(1)TNM分期:T代表肿瘤大小;N代表淋巴转移;M代表远处转移。

T:代表肿瘤大小

T0:原发癌瘤未查出   Tis:原位癌(非浸润性癌及未查到肿块的乳头湿疹样癌)   T1:癌瘤长径≤2cm   T2:癌瘤长径>2cm,≤5cm   T3:癌瘤长径>5cm,炎性乳癌亦属之   T4:癌瘤大小不计,但侵及皮肤或胸壁(肋骨、肋间肌、前锯肌)

●记忆:T25(T1≤2;T2:2-5;T3>5)N:代表淋巴转移N0:同侧腋窝无肿大淋巴结N1:同侧腋窝有肿大淋巴结,可推动N2:同侧腋窝肿大淋巴结彼此融合,或与周围组织粘连N3:同侧胸骨旁、锁骨上淋巴结转移

●记忆:N0同侧无、1有动、2融合、3淋巴转移M:代表远处转移M0:无远处转移M1:有锁骨上淋巴结转移或远处转移(2)0-Ⅳ分期:

根据以上情况进行组合,可把乳癌分为以下各期:

0期:TisN0M0;

Ⅰ期:T1N0M0;●记忆:只有T1

Ⅱ期:T0~1N1M0,T2N0~1M0,T3N0M0;

Ⅲ期:T0~2N2M0,T3N1~2M0,T4任何NM0,任何TN3M0;●记忆:N≥2或T+N≥4Ⅳ期:●记忆:出现M1的任何TN。

三、治疗

(一)手术治疗现在首选下面的3和4

1.经典Halsted乳腺癌根治术:原来的标准术式,现已少用。乳房、胸大肌、胸小肌、腋窝及锁骨下淋巴结的整块切除。

2.Urban扩大根治术:Halsted手术+清除胸骨旁淋巴结,适用于疑有●胸骨旁淋巴结转移(N3)的内侧象限乳腺癌。

3.Patey改良根治术:适用于●Ⅰ期、Ⅱ期、癌小、无转移的乳腺癌;保留胸大肌或胸大小肌。

4.保留乳房的乳腺癌切除术:完整肿块切除+腋窝淋巴结清扫。术后必须化疗。

(二)综合治疗

1.术后化疗可改善生存率,应于术后早期应用,治疗期6个周期

●记忆:A:阿霉素;C:环磷酰胺;F:氟尿嘧啶;M:甲氨蝶呤;O:长春新碱

化疗方案为:CMF(环磷酰胺、甲氨蝶呤、氟尿嘧啶)、CAF(环磷酰胺、阿霉素、氟尿嘧啶)、ACMF(阿霉素、环磷酰胺、氨甲蝶呤、氟尿嘧啶);

2.内分泌治疗:只要术后雌、孕激素受体(ER、PR)检测阳性,就必须选择内分泌治疗,首选三苯氧胺。绝经期的首选芳香化酶抑制剂(阿那曲唑、依西美坦)。

3.生物治疗:HER2基因过度表达的乳腺癌使用曲妥珠单抗可降低复发率。

第9节:风湿性疾病概论

手留余香---欢迎分享

21年医师火热报名中...

?直播+重播课手机,电脑都可以看

?线上课程+线下面授:技能,笔试全包含

?现报名赠送新大纲教材书一套

?早准备,早复习通过率高

?第一年不过,次年重学;

星恒医考:整年复习计划,助力你通关拿证

水滴石穿往期精选▼

中医-张云清老师-方剂习题课回放一01

查清了!天津不同楼栋8人确诊,原本一个习惯就可避免

21年备考测试练习题3

21年备考测试练习题5

模拟测试题-06

其他部分知识点总结01

年主管护师-王妍老师-妇产科护理学课回放03

21年备考测试练习题4

模拟测试题-05

精神神经系统知识点总结07

年主管护师-王妍老师-妇产科护理学课回放02

21年备考测试练习题02

21年备考测试练习题04

模拟测试题-04

精神神经系统知识点总结06

年主管护师-王妍老师-妇产科护理学课回放01

21年备考测试练习题01

21年备考测试练习题03



转载请注明:http://www.kqkpw.com/bzcs/122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