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淋巴管瘤 > 病种常识 > ldquo雷达rdquoDC细胞
ldquo雷达rdquoDC细胞
树突状细胞(dentriticcell,DC)最初由Steinman和Cohn于年在小鼠脾脏中发现,是迄今为止功能最强大的抗原呈递细胞,堪称免疫细胞界里的“雷达”因成熟时有许多树状或伪足样突起而得名。DC常被称为“天然佐剂”,已成为抗原传播的天然媒介,具有免疫应答和免疫耐受两种功能,对维持免疫平衡具有重要作用。在病理条件下,DC的生理功能受到严重影响,以致使肿瘤细胞逃脱免疫系统的监视。
随着对DC生物学知识及其免疫应答机制的深入研究,DC疫苗的发展越来越迅速。研究表明,肿瘤表达的抗原(包括肿瘤特异性抗原)可以负载在DC上,在体外触发免疫反应。近20多年来,DC作为抗肿瘤疫苗对各类种肿瘤(如乳腺癌、多发性骨髓瘤、前列腺癌、肾细胞癌、恶性黑色素瘤、结直肠癌和非小细胞肺癌)进行了临床试验,相关研究表明,载有抗原的DC疫苗是治疗肿瘤安全且有前景的疗法。
01
免疫系统
免疫系统和肿瘤之间的复杂关系包括消除、平衡、逃避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诱导抗肿瘤的免疫应答,通过激活先天性和适应性免疫系统破坏肿瘤的免疫应答;
第二阶段:平衡阶段,此阶段肿瘤细胞的抗原性减弱,不能被免疫系统轻易识别和清除,但肿瘤细胞一直处于免疫系统的清除压力下,无法过度生长,故肿瘤病变往往难以检测出;肿瘤细胞对免疫系统的清除压力产生抗性。
第三阶段:逃脱,在第三阶段肿瘤不断生长和扩张。由于DC在启动免疫反应和免疫监测方面具有核心作用,DC可作为一种理想的抗肿瘤工具,有效根除肿瘤。一项对健康受试者的对照研究表明,注射含有抗原DC疫苗一次就足以诱导体内产生抗原特异性免疫反应,而单独注射可溶性抗原并不能诱导机体免疫,表明DC可以成功装载抗原,并可在注射后激活抗原特异性T细胞。
DC细胞是近年来肿瘤免疫治疗的热点,通过体外诱导扩增DC,将负载不同肿瘤相关抗原的DC疫苗回输至肿瘤患者体内,从而激活针对肿瘤细胞的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ytotoxiclymphocyte,CTL),使患者获得抗肿瘤能力。在过去10年中,包括体内和离体多种方法用于装载肿瘤相关抗原的DC被开发,所产生的DC疫苗能发挥临床相关的免疫应答。在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方面,DC均显示了在肿瘤预防和肿瘤治疗方面的应用前景。
02
DC在肺癌治疗中的应用
近年来,我国肺癌发病率持续升高,患者临床确诊时往往已为晚期,经手术、放疗和化疗等治疗后,通常预后仍较差,患者长期生存率较低。
不同抗原致敏的DC疫苗对不同类型肺癌的临床疗效不同。例如,DC疫苗结合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效果显著,治疗后CD3、CD4、CD8T细胞百分率明显升高,Th1/Th2细胞因子逐渐恢复正常,特别是Ⅱ期和Ⅲ期患者。Ge等研制了一种耐受性良好的新型抗非小细胞肺癌疫苗,可适度诱导抗肿瘤活性,无毒性,并可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Ⅰ期临床试验测试显示,来源于自体DC、载有肿瘤相关抗原的外泌体是一种可行且耐受良好的治疗策略。
DC疫苗目前广泛应用于肺癌的临床治疗,如何进一步提高DC疫苗的效力仍是临床研究的重点,加强致敏DC抗原的研究是今后研究的关键,DC疫苗的临床使用方法、剂量和疗程还需要大量临床数据的支持,以进一步指导肺癌的诊断和治疗。
03
DC在鼻咽癌治疗中的应用
鼻咽癌在中国南部、东南亚、地中海盆地和阿拉斯加等地区的发病率较高。目前,放疗是临床常用的恶性肿瘤治疗手段,治疗后存在复发或远处转移的可能,但对复发和转移肿瘤患者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
一项Ⅱ期研究评估了DC疫苗对16例晚期转移性鼻咽癌患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结果显示,DC疫苗无显著毒性,其中9例患者产生特异性T细胞应答,2例患者部分肿瘤减少。
04
DC在胃癌治疗中的应用
胃癌在全世界范围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均较高。年中国癌症统计数据显示,中国男性胃癌发病率约为.7/10万,病死率约为.3/10万,女性胃癌发病率约为.4/10万,病死率约为.7/10万。胃癌的传统治疗效果较差,急需寻找新的有效治疗方法。
Gao等评估54例接种DC疫苗胃癌和结直肠癌患者的疾病进展和临床益处发现,DC/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免疫疗法是控制术后肿瘤生长的有效方法,不仅降低了术后的疾病进展风险,还可延长患者生存期。
05
DC在肝癌治疗中的应用
肝细胞癌是全球范围内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也是全球第三大恶性肿瘤死亡原因。肝细胞癌的切除率为10%~30%,总体预后较差,5年生存率为5%~6%。目前,免疫治疗已成为继手术、放疗和化疗后新的肝癌治疗研究热点。
Lee等对Ⅰ/Ⅱa期肝癌患者进行肿瘤抗原脉冲DC免疫治疗,其中9例患者24周内无肿瘤复发。
从以上这些关于新型DC疫苗的研制不难看出:各种联合免疫治疗方案的优化、适用于肿瘤免疫治疗的科学有效的预后评价体系和疗效评价体系的建立均取得了一定的研究进展。随着肿瘤免疫学基础研究的发展,特别是对肿瘤微环境的深入研究,犹如“雷达”一样可以快速识别递呈肿瘤抗原的DC免疫细胞治疗方法将在肿瘤免疫治疗方面取得新的突破,有望为大多数肿瘤患者的临床治疗带来新的希望。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