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您的当前位置:大叶枣 > 大叶枣功效 > 散茶饼茶新茶老茶,什么样的白茶会有

散茶饼茶新茶老茶,什么样的白茶会有



心系山区北京中科医院温情相伴 http://ask.bdfyy999.com/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百家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村姑陈

《1》

金庸的小说告诉我们,天赋很重要。

暂且不提黄裳那个级别的人物,就凭他无师自通成为高手,又创出了《九阴真经》,就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

而对于其他人来说,武学天赋分为两种,一种是学习能力,代表人物是张无忌。

比如,蝴蝶谷自学医术,几个月,就成了名医。

一登场就把乾坤大挪移练到了第六层,要知道,明教历代教主,最高也不过练到第四层。

仅凭张三丰的口述,就领悟了太极拳太极剑的精髓。

他的学习武功能力,简直就像一路开挂,是BUG般的存在。

秋寿眉饼

另外一种,是实战能力强,就像萧峰。

天赋异禀,任何一个平平无奇的招数到了他手中,都会发出巨大无比的威力。

然而,萧峰自己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只觉得招数一学即会。

难怪与他交过手的人,纵使内力深厚,招数巧妙,但都输得心服口服,自知不如人。

这些就是典型的,上天赏饭吃,甚至是追着喂饭吃。

秋寿眉饼

《2》

在白茶界里,也有这种“天赋型选手”。

比起其他品类的白茶来说,它能更轻松、更容易地陈化出枣香。

它就是寿眉饼。

为什么只有寿眉饼会出枣香,而白毫银针、白牡丹很难出枣香呢?

根本原因,和它们的身体构造有关。

根据采摘标准来看,白毫银针是一旗一枪,芽头肥壮,茶梗短到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外人看来,白毫银针就像是一个大胖小子,身材圆润,胖到看不见腿。

秋寿眉饼

白牡丹则采摘一芽一、二叶,论外貌,堪称白茶里身材最佳的美人儿了。

芽、叶、梗,三样都齐全,身体完整,冲泡后形态也好。

白牡丹的芽,秀挺貌美;白牡丹的叶,细嫩如柳条;白牡丹的梗,细而适中,像是笔直的大长腿。

而寿眉,是一芽三、四叶,茶梗明显比前两者长得更粗一些。

粗实的茶梗,才能托起寿眉舒展开来的叶片,整体显得协调匀称,而不会让人觉得头重脚轻。

按照这么多年来的实践经验,我们发现,老白茶当中枣香的生成,和白茶的茶梗,以及叶片中的果胶物质含量,有着密切关联。

梗粗、叶大、蜡质层厚的白茶,更容易陈化出枣香。

秋寿眉饼

反之,芽头饱满,叶片柔弱,没有茶梗或者茶梗细嫩的白茶,则与枣香失之交臂。

因此,白毫银针和白牡丹,因为“身材”不符合规定,注定和枣香无缘。

倒是寿眉,粗枝大叶,误打误撞和枣香结了亲戚。

寿眉的采摘分布在两个季节,分别是春天和秋天,称作春寿眉与秋寿眉。

不同的季节,不同的气候条件,赋予了它们不同的身体结构和营养物质。

二者相对比,秋寿眉的叶片更厚实,茶梗更粗更壮,仿佛是为了等待枣香的出现,所量身定做的。

其貌不扬的秋寿眉,也因为有了枣香的加持,成为了茶友们争相购买的对象。

秋寿眉饼

《3》

但仅仅是秋寿眉散茶,是不会有枣香的。

实际上,枣香是果香的一种表现形式。

只是因为这股气息闻起来,带着丝丝蒸红枣糕的香气,又有点像红枣煮水的味道,才被称为了“枣香”。

而茶叶想要拥有果香,无非是两种情况。

第一种,是天生自带,叫品种香。

茶树的品种不同,所具有的香气滋味自然也不同。

就拿品种香比较特别的武夷岩茶为例,各个品种的香气都不同,肉桂有桂皮香,水仙有兰花香,北斗有木质香,梅占有梅花香……

其中,有一名为矮脚乌龙的名丛,它的品种香就是蜜桃香。

但在福鼎白茶里,它的香型多以植物本身的味道为主。

所以,枣香肯定不属于白茶的品种香。

秋寿眉饼

第二种,则是茶叶加工后形成的香气,叫工艺香。

散白茶的工艺很简单,就是两步,萎凋和干燥。

因此成品的白茶,香气清新,是满满的植物荷尔蒙的味道,毫香、花香、草药香扑鼻。

不过,白茶除了散茶形态以外,还有饼茶形态。

白茶饼的制作,是在散茶的基础上进行的,要经过蒸软、包揉、压制定型和烘干。

彼时,白茶的发酵程度会略微加重,产生果香。

从此以后,白茶从清新明快,变得醇厚雄浑。

压饼的过程,简单来说,就是一个破壁的过程。

在重力的作用下,茶叶内的部分细胞壁破裂,细胞液溢出,并附着在叶表。

这些细胞液也成为了叶片与叶片间,天然的粘合剂,使得白茶饼保持完整,而不会松散开来。

当这些细胞液从完整的细胞里被释放出来,这就意味着,它们拥有了更多和氧气接触的机会。

久而久之,与氧分子发生化学反应之后,生成了枣香。

故而,散茶的香气拥有毫香、花香、药香、竹叶香等多种香气,可唯独没有果香。

白茶饼里也会有毫香,有花香,有药香,但更令人惊喜的是果香。

让人觉得温暖、成熟,又如此特别。

《4》

由此看来,散茶几乎不可能生出枣香。

这个概率,估计比天上掉馅饼,明天彩票中万大奖来得还低。

可是,也有很多人不服气。

他们说,自己的散白茶里的的确确出现了枣香,是陈化了好几年以后才有的。

那么,不具备枣香形成条件的散茶,为什么突然凭空出现了枣香,难道是基因突变了?

当然不是,这又不是科幻电影。

原因其实很简单,那就是这款散茶在存放的时候,过度发酵了。

发酵了之后,便生出了一股类似“枣香”的气味,引人误会。

正常情况下,散茶在新茶时期,是以毫香、花香和草药香,来俘获众人的芳心的。

随着时间的延长,白茶经历了几年的陈化,体内的物质会不断转化,香气滋味也改变了。

体现在,毫香和花香变得收敛,药香、陈香、荷叶香、粽叶香更突出。

我们会发现,散茶的香型不管是什么年份,都只有属于植物本身的味道。

可如果这款散茶,在收藏的过程中,见了光,沾了水汽,那就另当别论了。

在潮湿高温的环境里,原本干燥的散茶受了潮,过度发酵。

于是,顺理成章地出现了一种味道,本不该属于它的果香。

酸酸的,像是永泰李干一样的果酸味。

这种发酵,和白茶饼制作时的轻微发酵不同,它是过度的,是超前的。

大量消耗了白茶的内质,香气滋味变薄变淡,品质也直线下滑。

水分超标的白茶,再继续陈化下去,情况只会越来越糟糕。

真正的枣香,是轻快的,干燥的,活泼的,完全不沉闷。

此“枣香”,非彼枣香,注定了含水量超标的白茶,结局是凄惨的。

《5》

有枣香的白茶,固然好。

但没有枣香,也不必“强茶所难”。

枣香的出现,需要天时、地利、人和。

产区好、工艺好、储存好的寿眉饼,或许存个两三年,枣香便已经非常浓郁了。

而品质不好的寿眉饼,放了三五年,才会出现微微的枣香。

又或者,内质不够,压根不会出枣香。

至于散茶,本身就和枣香无缘。

万一出现了酸溜溜的果味,反倒代表白茶受潮,过度发酵了。

这样的白茶,不喝也罢,千万不要当成宝贝收藏。

趁早,化作春泥更护花,去寻找下一批好茶吧。

原创不易,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请帮忙点个赞。



转载请注明:http://www.kqkpw.com/bzcs/1517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