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淋巴管瘤 > 病种常识 > 37岁男性患鳞状细胞癌入院治疗病例分析
37岁男性患鳞状细胞癌入院治疗病例分析
来源:中国医师杂志
作者:徐和甜,于庆志,王贺,贾晓丹,卢春闻,胡梅,张昆,黄小倩,解放军第二〇一医院烧伤整形科
性别:男
年龄:37
病史:因左前臂烫伤29年,溃疡9个月于年4月1日就诊。
临床资料:患者8岁时左前臂烫伤,愈后形成大片萎缩性瘢痕,常有瘙痒。随年龄增长,瘢痕逐渐缓慢增长。近9个月来瘢痕中央出现溃疡并逐渐增大,自行给予口服及外用药物抗炎治疗,效果不明显。
检查:一般情况良好,浅表淋巴结未触及增大,系统检查未见异常。实验室检查:血、尿、便常规、肝肾功能、血生化及出凝血时间未见异常。左臂及手部DR片示:骨质未见异常。家族中未见类似患者。
专科情况:左前臂部见约6cm×9cm大小溃疡,周围红晕边缘隆起,表面有渗出及脓液(图1)。左侧腋下未触及肿大淋巴结。
图1热烧伤瘢痕继发鳞状细胞癌左上瘢痕肿瘤多为鳞肢皮损左前臂部见约6cm×9cm大小溃疡,周围红晕边缘隆起,表面有渗出及脓液
病理诊断:肿瘤细胞延伸至真皮,肿瘤细胞大小不一,形态不规则,排列呈束状或团块状,考虑鳞状细胞癌(图2)。
图2热烧伤瘢痕继发鳞状细胞癌病理切片(HE×)肿瘤细胞延伸至真皮,肿瘤细胞大小不一,形态不规则,排列呈束状或团块状
结合临床表现及病理结果诊断:(1)烧伤瘢痕;(2)鳞状细胞癌。治疗上行肿物切除术及自体皮肤移植。
讨论
瘢痕癌指各种原因所致的皮肤瘢痕基础上发生的癌变,瘢痕癌以鳞癌最常见,病理上多属高度分化的鳞状细胞癌,其次为基底细胞上皮瘤,源于热烧伤的瘢痕肿瘤多为鳞癌,而放射性烧伤的瘢痕肿瘤多为基底细胞癌,从烧伤至癌变平均时间为32年,也有长达60年以上者。
鳞状细胞癌系起源于表皮或附属器角质形成细胞的一种恶性肿瘤,可发生远处转移,常见的转移途径包括淋巴道转移、血管转移,种植性转移等。若在原先皮损处,如瘢痕、慢性溃疡等,或外表正常皮肤上发生质地较硬的结节或斑块,尤其是瘢痕破溃后,产生经久不愈的溃疡,并向四周扩展,增长迅速,应考虑为鳞癌,往往需要病理确诊。烧伤瘢痕癌是在烧伤形成的瘢痕上出现的增生物,病理上多属高度分化的鳞状细胞癌,多为I级,基底细胞癌、纤维肉瘤及恶性黑色素瘤均罕见。
目前烧伤瘢痕癌发病机制尚不清楚,可能为:(1)瘢痕溃疡长期慢性炎症刺激,细胞增生、突变形成癌变;(2)过度增生的瘢痕中缺乏淋巴引流,免疫识别延迟,削弱了抗肿瘤反应;(3)瘢痕组织内血管稀少、表皮脆弱,不能抵理抗致癌因子的作用;(4)热力损伤可改变细胞内DNA,引起突变。瘢痕癌最佳的预防措施是对深度的烧伤创面尽早行切(削)痂,植皮修复创面,除减少后期继发畸形外,并可明显降低瘢痕癌的发生。外科手术是烧伤瘢痕癌较理想的治疗方法。瘢痕纤维组织以及血管、淋巴管的阻塞对肿瘤组织的浸润发展和转移扩散起了一定的限制作用,早期手术,预后良好。手术中除尽量将瘢痕组织广泛彻底切除外,反复破溃的不稳定瘢痕区也应全部包含在切除范围之列。
本例患者8岁左前臂烫伤形成挛缩性瘢痕,29年后破溃形成溃疡并逐渐增大,经病理证实继发鳞状细胞癌,治疗上予以肿物切除术并植皮术,术后2周植皮成活。提示一旦发生烧伤或皮肤损害时,应及早行植皮修复以达到创面的稳定愈合。
长按指纹“识别北京白癜风治疗是多少钱在北京治白癜风最好的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