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淋巴管瘤 > 患病危害 > 罕见病因肝脏脂肪肝变性致肝损伤
罕见病因肝脏脂肪肝变性致肝损伤
问题
22岁青年女性,因“低血糖发作”入院,无既往史。患者影像学资料显示,胰头部有一结节样占位,符合神经内分泌肿瘤的影像学特征,该患者的整体临床表现符合胰岛素瘤的诊断。对患者行胰腺十二指肠切除术,组织病理学检查报告显示:病变直径2.2cm,高分化神经内分泌瘤(胰岛素瘤)G2期(Ki-67指数4%),未见淋巴管侵犯和淋巴结转移(0/30枚淋巴结)。
6个月后,患者未感特殊不适,随访CT检查,并同时进行了磁共振和左旋多巴正电子发射-CT扫描(PET-CT)检查,上述检查均发现肝内多处脂肪变性,但无转移灶征象(图A,B),PET-CT也未查见高代谢区域。通过CT引导下进行肝穿刺活检,病理学发现肝细胞明显脂肪变,伴有肝脏脂肪酸结合蛋白(liverfattyacid-bindingprotein,L-FABP)表达缺失,但并未发现神经内分泌瘤转移的证据(图C,HE染色;图D,L-FABP免疫组化)。
您的诊断是什么?
答案:肝细胞脂肪变性包围的转移性胰岛素瘤
脂肪变性的肝细胞中出现L-FABP表达的缺失是肝细胞核因子1-α(HNF1-α)基因失活的肝脏腺瘤的特点[1],并且根据这一征象可明确提出肝脏腺瘤的诊断。然而,肝脏腺瘤在很短的时间内出现多发的脂肪变性损伤并不常见。尽管影像学上未检出胰岛素瘤转移灶的证据,但不能排除这一诊断。
因此,我们对患者进行了外科手术下的肝脏活检(切除了肝右叶的尖端)。标本上显示有一个直径0.2cm的浅灰色结节,被一片直径约3.5cm像地图一样的脂肪变性肝细胞区域所包围(图E)。组织病理学检查发现神经内分泌细胞(图F,HE染色,图G,胰岛素免疫组化),证实了肝细胞脂肪变包围的转移性胰岛素瘤的诊断。
此病例的特殊性在于在脂肪变性的肝细胞中出现了L-FABP的表达下降(图H,L-FABP免疫组化),这一发现是十分罕见的,并且这一表现可能导致我们对患者做出HNF1-α基因失活的肝脏腺瘤的错误诊断。
对比其他的功能性神经内分泌肿瘤,胰岛素瘤是常见的良性肿瘤,仅有大约10%的患者会出现转移。在肝脏,由于胰岛素的旁分泌功能,这种肿瘤常常可以通过影像学或者显微镜下观察,发现其被肝脏脂肪变性区域包围。这种征象曾有学者在肝脏胰岛素转移瘤[2]和胰岛移植术后[3]描述过。而脂肪变性的肝细胞中L-FABP表达的下降似乎并不常见,因为在其他的G3期的转移性胰岛素瘤(神经内分泌瘤)和3例胰岛移植的受者中(未提供数据)并未发现其表达下降。
本例肝脏G2期多发转移胰岛素瘤患者给我们两点提示:(1)肝脏出现脂肪变性可能是胰岛素瘤肝脏转移的早期征象;(2)不仅在HNF1α基因失活的肝脏腺瘤中,在其他的肝脏损伤中,也会出现L-FABP表达的下降甚至缺失。
第三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消化内科
魏艳玲翻译陈东风审校
Gastroenterology;:32–33
白癜风怎么治疗白癜风治疗最好的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