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您的当前位置:淋巴管瘤 > 疾病表现 > 揭开害死小凤雅的眼底恶魔真面目浅谈视网膜

揭开害死小凤雅的眼底恶魔真面目浅谈视网膜



北京治疗白癜风医院哪个比较好 http://m.39.net/pf/a_4639025.html

昨晚,当主编对我说想写视网膜母细胞瘤的时候,我第一个反应是拒绝。我感觉当时我都快跳起来了,一脸的恐惧。我说:“不不不不,这个我写不了。这个疾病太可怕了,真的太可怕了。”

我并没有夸张,包括此刻,我开始整理思路,我是痛苦的。因为,每一个和这个疾病相关的诊疗回忆都是很黑暗的。这些回忆一点一点的涌上来,眼前仿佛看到了以前床位上那几个孩子天真的脸。我不知道他们现在在哪里,有没有长大,有没有去上学念书。又或者,在天堂里,还好吗?或许,写着写着我就会泪流满面。所以,一开始,我婉拒了。

第二天,看到了王凤雅的新闻。我沉思了很久。然后,决定写。我不会评价这个事件本身。我只想写一下这个肆虐在儿童世界可怕的恶魔疾病。我希望这个世界悲剧发生的越来越少,哪怕只是减少百分之一,哪怕只是减少千分之一。那么,我写这些文字也是有了意义。

什么是视网膜母细胞瘤?

视网膜母细胞瘤(retinoblastoma,RB)是婴幼儿最常见的眼内恶性肿瘤,也是性质最严重、危害性最大的一种恶性肿瘤。其通常发生于视网膜层,可单眼、双眼先后或同时患病,多数在5岁以前发病。具有家族遗传倾向。且本病易发生颅内及远处转移,晚期常危及患儿生命。因此,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及早期治疗是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的关键。

视网膜母细胞瘤分为四阶段:

第一阶段是眼内生长期,表现为瞳孔散大和出现白瞳。

第二阶段是青光眼期,会出现“牛眼”,并伴有眼痛、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

第三阶段和第四阶段分别为眼外期和全身转移期,此时肿瘤已出现体内转移。

(图片来自网络)

据统计,视网膜母细胞瘤的发病率约为1:,无明显种族、地域和性别的差异。约30%的患儿是双眼发病。

视网膜母细胞瘤的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明确。35%~45%的病例属于遗传型,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成年人发病较为罕见。此外,发病也可能与环境、病毒感染有一定的关系。

视网膜母细胞瘤患儿的主要症状?

患儿的瘤体早期没有累及黄斑时,患儿视力一般不受影响,往往没有什么明显的症状,起病较为隐匿,不被家长注意。往往肿瘤发展到眼底后极部,经瞳孔可见黄白色反光,如猫眼样,或产生继发性青光眼,因高眼压疼痛,患儿哭闹被发现才就医。

肿瘤可以侵及眼球外、眶内,以致眼球被挤压前突,亦可沿视神经向颅内蔓延或转移,还可经淋巴管向附近淋巴结及通过血液循环向其他脏器转移,最终导致患儿死亡。

怎么治疗视网膜母细胞瘤?

保住视网膜母细胞瘤患儿生命和眼球须三早——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常用的治疗方法有外科手术(包括眼球摘除、眼眶内容摘除)、外部放射治疗、局部治疗(光凝治疗、冷冻治疗、激光治疗)及化学治疗等。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对于病人的预后非常重要。

(图片来自网络)

儿童每年的眼部体检有利于早期发现病症。值得注意的是当发现孩子看东西歪头或斜眼,就可能是视力下降的信号。婴幼儿疾病的早期发现,父母有很大的责任。

科普

转载请注明:http://www.kqkpw.com/jbbx/119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