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淋巴管瘤 > 疾病表现 > 乳房的疾病看看吧,真吓人
乳房的疾病看看吧,真吓人
乳房皮肤与乳房疾病有着密切的关系
常见的乳房疾病有乳房肿瘤、乳腺癌、结核、急性乳腺炎、乳房脓肿等,30岁以上的女性应该每个月进行一次自我乳房护理,要及时请专业的催乳师做乳房护理,别等到以下图片这样,后悔都没有用了,我们来看看这些图片。
急性乳腺炎
多见于产后3~4周的哺乳孕妇,初产妇比较多见。轻度感染者乳房肿胀,局部压痛,没有明显肿块,伴有低热;重度感染者乳房肿大、有搏动性疼痛,局部变硬,表现红肿,有压痛,并伴有寒战、高热等全身症状。
乳腺纤维瘤
瘤体触摸时光滑,质地硬实,边界清楚。最大特征是瘤体能在乳房内来回推动,常无疼痛感。通常情况出现在单一侧乳房内,偶有同时出现在双侧乳房内的。多数为良性。
乳腺囊肿
此病易发于妊娠期或哺乳期内,得病前,患者的乳房可能受过外伤或碰撞等情况。囊肿呈圆形,表面光滑有弹性,与周围组织分界清楚,可以通过手术切除。
乳腺增生
乳房内有多个大小不一的肿块,呈圆形或不规则形。肿块与周围组织分界不清,与皮肤粘连,推挤时可移动,但常与乳腺组织一起移动。患者在例假来之前3~4天感到乳房胀痛,例假来之后痛感就会减弱。一般为良性,极少病变为癌,需密切观察。
乳房结核
此病在中年妇女中比较多见,病程发展比较缓慢。一般在开始时有一个或几个肿块,与周围组织分界不清楚,逐渐和皮肤粘连,几个月后肿块软化,形成脓肿,然后脓肿破溃,排出脓液。乳房结核在没有软化前最好通过手术切除肿块
乳腺癌
它是最常见的恶性瘤,常发生在乳房外侧上方,即接近腋窝的部位。触摸时感觉坚硬,但不光滑,开始很小,后慢慢变大,待与乳房皮肤发生粘连后,即出现“酒窝”特征或“橘皮样改变”,这是比较晚期的显著的外观改变。乳腺癌患者中三分之一有疼痛感,因此是否疼痛不是诊断的根据。乳腺癌多见于中年以上的妇女,若及早发现,及时手术,治愈率比较高。
乳头是否有溢乳?区分病理性与生理性溢乳
真性还是假性溢乳
真性溢液是指液体从乳腺导管内流出。假性溢液常见于乳头凹陷者,由于乳头表皮脱落细胞积存于凹陷处,引起少量形似液性豆渣样的渗出,时常有臭味。一旦拉出凹陷乳头,保持局部清洁,“溢液”即会消失。
双侧还是单侧溢乳
双侧溢液则是生理性的,如妊娠中晚期,一些孕妇的双乳可挤出少许清淡色的初乳;停止哺乳一年内,多数妇女仍会有少量乳汁分泌;还有少数妇女在强烈的性高潮后,由于乳房血管高度充血,乳房胀大,乳头勃起,也会出现短时间的溢乳;而妇女进入更年期后,由于内分泌紊乱也会使部分妇女分泌少量乳汁。以上都属生理情况,并非疾病。但双侧乳头溢液也可以是病理的,如一种叫闭经—溢乳综合征的病,除溢乳外还伴有闭经、头痛、视野变窄,血中催乳素升高等。脑部CT检查可确诊。另一种双乳头溢液见于少许乳腺增生的病人。
单孔还是多孔溢乳
乳头有15~20个乳管的开口。出现溢液时要观察液体从哪一个或几个开口溢出。单孔溢液多为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多孔溢液可能是生理性的、药物性的、全身良性疾病或乳腺增生症。
自行外溢还是挤压后溢出
前者多为病理性的,乳癌病人约有13%有自发性溢液史。良性或生理性溢液以挤压后溢液多见。
溢液的性状判断
不同的乳房疾病,其溢液时的性状也不一致。如:乳汁样。多为生理性,如断奶后或流产后的近期,不是癌症的表现。脓性溢液,多为导管扩张症、浆细胞性乳腺炎。淡黄色溢液是最常见的一种溢液,几乎见于各种乳腺疾病,以乳腺增生症为多见。也有一部分为导管内乳头状瘤或乳腺癌。
因此,这是需要提高警惕的。血性溢液,可为鲜红色、咖啡色、淡黄色、褐色等不同的颜色。此种溢液是危险的信号,应高度警惕,其中50~75%为导管内乳头状瘤,15%为乳腺癌。如血性溢液发生于绝经后,则75%是乳癌。清水性溢液,无色透明,偶有黏性,溢出后不留痕迹。这种溢液可能是乳腺癌的信号,应进一步检查。
与溢乳相关的疾病
乳腺导管扩张症
此病多发于40岁以上非哺乳期或绝经期妇女。溢液的颜色多为棕色,少数为血性。发生溢液的乳晕区有与皮肤黏连的肿块,直径常小于3厘米,同侧腋窝淋巴结可肿大、质软、有触痛。并发感染时,肿块局部有红、肿、热、痛的炎症表现。
乳管内乳头状瘤
以40岁~50岁的女性比较多见。仔细触摸乳房,可发现乳晕下有樱桃大的包块,质软、光滑、活动。75%的瘤体发生在邻近乳头的部位,瘤体很小,且有很多壁薄的血管,故易出血。化验检查溢液时可找到瘤细胞。
乳房囊性增生
部分患者的乳头溢液为黄绿色、棕色、血性或无色浆液样,化验检查溢液内无瘤细胞存在。此病有两个特点:一是表现为乳房周期性胀痛,好发或加重于月经前期,轻度的不太被注意,重度的会影响日常生活。二是乳房肿块常为多发,可见于一侧或双侧,也可局限于乳房的一部分或分散于整个乳房。肿块呈结节状且大小不一,质韧不硬,与皮肤无黏连,与周围组织界限不清,肿块在月经后可有缩小。
乳腺癌
部分患者有鲜红或暗红色的乳头溢液,有时会产生清水性溢液,无色透明,偶有黏性,溢出后不留痕迹,化验检查溢液内可找到癌细胞。45~49岁、60~64岁为此病的两个发病高峰。
乳房内是否有肿块?
肿块可推动
在乳头附近可以摸到一枚樱桃大小、质地软、可以被推动的肿块,轻轻挤压它,乳头处可见些许鲜红色或暗红色的血性液体,偶尔有疼痛感。可能是乳管内乳头状瘤。此病发病者年龄偏大。因为乳管内乳头状瘤的瘤体带蒂、有绒毛,其内还有很多薄壁的血管,因此极易出现血性溢液的现象。此症有6%至8%的病例可能发生癌变,应当尽早手术切除。
边界清楚的肿块
当乳房的肌肤出现一个很浅表的肿块,光滑柔软,摸上去边界清楚,可活动,几乎没有痛感。可能是乳房脂肪瘤。这种疾病多见于中年女性,肿块仅见于一侧乳房,生长缓慢。手术摘除即可,没有太大危险。
边界不清的肿块
月经前1周,乳房开始出现间断性胀痛或钝痛,此时如果轻轻触摸乳房,可以摸到条锁状或三角形的腺体组织,是颗粒状,质地韧软、边界不清,没有明显的肿块。可能是乳腺小叶增生。这是乳腺构造不良症中的一种,大多与女性内分泌失衡有关。此时应保持快乐、平和的心态,调整饮食结构,并在生育后坚持母乳喂养,可得到缓解。
乳房上方触及肿块
如果在乳房的外上方触及到一个肿块(单发肿块),质地坚韧,表面光滑,边界清楚,很容易被推动,同时肿块的增长非常缓慢,没有其他感觉。可能是乳房纤维腺瘤。罹患该病的女性普遍发病年龄偏小,多在20至25岁之间,医学界认为发病与雌激素的活跃有关。虽然这是一种乳房良性疾病,但也有癌变的可能。一经发现和确诊还是应当及时予以手术。
哺乳乳房上是否有皮疹
有些处在哺乳期的女性乳房上会出现一些皮疹,大多发生在乳头或乳晕部位,患病皮肤与健康肌肤之间的边界清楚,覆盖有少许鳞屑或薄薄的结痂,痒感明显,可能是乳房湿疹。这是哺乳期女性较为常见的一种过敏性皮疹,这类女性往往多是过敏体质,发病可能与进食了导致过敏的食品有关。此病一般在给宝宝断乳后便可自愈。
乳房上是否有“橘皮”特征?无意间在乳房处摸到一个无痛感的小肿块,肿块的表面坚硬、疙里疙瘩、边界不清,肿块的体积很快变大、增长快速,肿块表面的肌肤因为淋巴水肿造成毛囊的突起和凹陷,形成了很特别的“橘皮样”改变。可能是乳癌,而且已经是晚期。一旦发现上述情况,应毫不犹豫尽快就医。
腋下或肩背是否疼痛不适?
乳房急性感染性疾病
炎症可能会经淋巴管至同侧腋下淋巴结,导致淋巴结肿、疼痛;
乳腺增生性疾病
由于腺体及间质的周期性充血、水肿等变化导致的疼痛会通过神经反射而达到同侧胸胁及肩背部,故常可表现为乳房胀痛,并向肩背部放射;
乳房恶性肿瘤
最初的转移往往就是经淋巴转移至同侧腋下,而且有时乳房的原发肿瘤极小,还没发现时,腋下已发生淋巴转移,患者是在因腋下肿块就诊时发现患了乳腺癌。
注:所以女性朋友们一定要爱护自己的乳房,不要舍不得花钱,小羊催乳工作室可以帮宝妈解决所以的催乳问题。
白癜风能看好吗北京白癜风去哪家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