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大叶枣 > 预防治疗 > 滏河碧水展新颜永年区做好绿水
滏河碧水展新颜永年区做好绿水
漫步在永年区段的滏阳河畔,禽鸟翔集,碧空如洗,清澈的河水波光粼粼;绿草如茵,绿树成行,金黄的油葵欣欣向荣……如此盛夏美景,吸引了不少游客驻足停留、赏景拍照。
滏阳河是邯郸的母亲河,在永年境内全长31公里。近年来,永年实施了滏阳河生态修复工程,为两岸沿河群众带来了交通便利,也成为人们休闲观光旅游的好去处。
做足“绿”的文章,建设沿河生态带
“水清了,岸绿了,环境也越来越好了。”居住在滏阳河岸的永年区广府镇南桥村村民刘春江看在眼里,乐在心中。
在滏阳河修复过程中,永年区因地制宜,围绕“河清、水畅、岸绿、景美”总体思路,合理规划防汛通道和旅游步道,丰富沿线生态景观,种植树木3.7万棵,绿化面积28万平方米,实现“路修到哪里,树栽到哪里”,达到“路成林成,应绿尽绿”的目标。目前,河道清淤扩挖全部完成,全长34.7公里的堤顶路已全面硬化通车,道路两旁的垂柳、大叶女贞、金枝槐已全部完成栽种。
“我们在清淤扩挖、树木种植的基础上,持续增绿护绿、立体植绿,树下地被用常夏石竹和波斯菊,边坡采用迎春、紫穗槐、鸢尾等灌木和花卉,打造生态绿廊,形成‘滏水堤绿柳,沿河五彩路’的景观效果。”永年区滏阳河生态修复专班工作人员李淑丽说。
做活“水”的文章,打造文旅景观轴
滏阳河永年段与广府古城、弘济古桥相融相依。永年区在高标准打造滏阳河的同时,把生态修复工程与文化旅游相结合,围绕水、城、桥,统筹规划、一体打造,将滏阳河沿线古城文化、田园风光、湿地景观等相融合,形成水绕城走、水桥相映的滏阳河休闲旅游带。
坐落在滏阳河永年段的南桥枢纽,是永年滏阳河生态修复治理工程的重要节点。据永年区水利局工作人员张斌介绍,南桥枢纽建成后可以分流滏阳河洪水,降低莲花口泄洪闸的泄洪压力及滏阳河左堤的扒堤风险,同时也能实现滏阳河至永年洼的非汛期游船通行使用。一幅渔舟唱晚的美景仿佛就在眼前。
做实“富”的文章,创建产业示范区
滏阳河沿线两侧是永年区拱棚叶菜种植基地。在西河庄乡、张西堡镇、广府镇等乡镇80余个村,以中小拱棚叶菜种植为主,种植的品种有生菜、菠菜、甘蓝等70多个。
“过去菜种好了卖不出去,现在大堤上都是新修的大路,收菜的车多了,蔬菜种植园也有了更多的游客。”居住在滏阳河岸的永年区西河庄乡顾小营一村村民顾清臣高兴得眼睛眯成了一条缝。
得益于滏阳河的全线生态修复,滏阳河的现代农业园区多了起来。从广府镇南桥至西河庄乡余家寨村,永年区共计划建设16个生态农业节点,形成了集农业生产、休闲观光、生态环保于一体的“农业+观光旅游”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新模式。
水清了,岸绿了,周边的环境好了,游玩的人也多了。永年实施滏阳河生态修复进一步改善了生态环境,实现了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筹发展。
来源:邯郸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