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您的当前位置:淋巴管瘤 > 饮食保健 > 孩子下巴长了一个包,从蛋黄大小长到了拳头

孩子下巴长了一个包,从蛋黄大小长到了拳头



  这段时间,舒成鑫和爱人一直沉浸在幸福之中,因为自己一岁多的儿子经过治疗,长在他下巴下面的瘤体彻底消失了。

  “这一刻,我们就好像是做梦一样!”舒成鑫说。

  舒成鑫是四川资阳人,在杭州从事酒吧管理工作。年上半年,舒成鑫有了一个可爱的儿子。

  可令他万万没想到的是,就在儿子一岁多一点的时候,儿子的下巴处长出一个蛋黄大小的肿块。

  “用手摸摸是软的,我们当时以为是发炎引起的,也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舒成鑫说。

  过了几天,看着那个小肿块一直没有褪去,舒成鑫和爱人带医院就诊。经过检查,医生告诉他,孩子的这个肿块是可能是肿瘤,或是其它疾病如炎症等,需要住院治疗。

  于是,听从医生的建议,舒成鑫办理了住院手续。

  “那段时间,天天挂针,也没见肿块缩小,反而有越长越大的趋势。”舒成鑫说。

  在住院的半个月时间,孩子的肿块已经发展到拳头大小了,为了明确诊断,外科医生就在孩子的病变部位上进行穿刺活检,可穿刺后的肿块却迅速增大,如成人拳头大小,这下可把舒成鑫夫妻俩吓坏了,一岁多的孩子下巴处长着这么一个大家伙,连低头都很困难。

  他们拿着孩子的检查报告医院里四处求诊,还医院求诊。

  医生看了检查结果和病历,都说是需要手术切除,但是因为肿块太大,又位于有很多重要血管神经的颈部,不一定能切除干净,复发的可能性也很大。

  这么小的孩子就要挨刀子,而且肿块又这么大,要多长的手术切口,孩子受得了吗?舒成鑫夫妻俩怎么也接受不了。

  正当他们感觉无助的时候,某医院一位医医院小儿外科去看看,在治疗小儿肿瘤方面,医院比较有经验。

  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医院小儿外科,找到了小儿外科主任罗春芬主任医师。

  罗春芬为孩子检查后,确诊孩子患的是先天性脉管畸形中的淋巴管及血管畸形,并伴有瘤体内出血,俗称血管瘤出血。

  罗春芬告诉舒成鑫,现在治疗像他孩子这样的脉管畸形最佳方法是注射疗法,这是一种微创的治疗方法,采用多根细小的针头,准确地刺入畸形的血管淋巴管内,先抽吸出病灶中的液体及积血,然后将硬化剂注射进入病灶内,使畸形的血管淋巴管纤维化,管腔闭塞,最后病灶消退的方法,效果非常好。

  听到罗春芬的介绍,舒成鑫看到了希望的曙光,他立即办理了住院手续。

  经过术前的一系列检查,罗春芬亲自上阵为孩子进行了治疗。

  治疗一周后,孩子的肿块已彻底消失了。

  “就打了一次针,我孩子的肿块就消失了,太神奇了!”舒成鑫一提起儿子的治疗结果,一脸的高兴。

  一直以来,治疗该疾病通常采用手术方法,但因为这种病灶往往生长在颈部腋下等大血管周边并包绕血管神经,不仅手术难度大,时间长,创伤也大,又不容易切除干净,术后复发的机会就很多,所以近年来国内外的学者就深入研究这种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最终找到了注射治疗这样既微创又有好疗效能减轻病人痛苦的好方法。

  据了解,罗春芬在血管瘤及脉管畸形方面的研究已有20余年,在该领域有很深的造诣,同时她也是浙江省目前唯一的中华医学会整形外科分会血管瘤与脉管畸形学组委员,是省内这一学科的带头人。

文化中心 方永乐 小儿外科 杨紫芬 供稿

经中心(集团)文化中心综合编辑整理

专家介绍

罗春芬

  医院小儿外科主任医师、科主任

  现为浙江省医学会小儿外科学分会副主委,浙江省抗癌协会小儿肿瘤专委会委员,温州医学院硕士生导师,农工党台州市委会直属临海支部主委,农工党台州市委会委员。

  擅长各种小儿疾病的各类外科手术以及血管瘤、淋巴管瘤、先天性肌性斜颈的非手术治疗。多种复杂难治性血管瘤淋巴管瘤的治疗及先天性巨结肠的病因研究和治疗。

觉得不错,请为我们点赞哦!









































治疗白癜风那最好
北京白斑病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kqkpw.com/ysbj/15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