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淋巴管瘤 > 病种常识 > 肿瘤芽殖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者生存相关
肿瘤芽殖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者生存相关
本文由“细胞视界”原创编译,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最近,一项最新研究表明肿瘤芽殖是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生存率的一个重要预测因子,独立于不良的临床病理特征,是肿瘤微环境的组成部分。
肿瘤转移的确切分子机制目前仍不清楚。一般认为肿瘤的浸润转移是肿瘤细胞及其周围间质细胞表达的多基因产物共同参与、多步骤的复杂过程,此过程包括癌细胞与原发癌灶脱离、癌细胞黏附内皮细胞和基底膜、侵袭降解脉管基底膜和周围组织、继而形成转移灶。肿瘤体离解成孤立的肿瘤细胞,并且失去大部分分化的细胞学特征在肿瘤浸润和转移过程中是一个重要事件。而肿瘤芽殖恰好是浸润转移过程的第一步,即癌细胞与原发癌灶脱离。 Zmai于年首先描述了在肿瘤浸润前缘芽殖这一病理特征。随后许多研究者注意到了这种组织学现象,并用肿瘤芽殖这个名词来代表这一现象,报道了这种组织学特征和它与转移和长期生存率的关系。Morodomi提出肿瘤芽殖的概念,即位于浸润前缘的孤立的单个癌细胞或少于5个癌细胞的癌细胞簇。 肿瘤芽殖与包括乳腺癌在内的几种实体肿瘤患者生存之间的关系已有报道。但是,这是否是独立于肿瘤微环境的其他方面,目前研究还不清楚。 本研究对肿瘤芽殖、肿瘤微环境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生存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下研究。
研究方法 本研究选择了年至年之间被诊断为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患者(n=)进行了研究。使用常规病理切片测量浸润初期的肿瘤芽殖,并研究了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和肿瘤特异性生存率(CSS)之间的关系。 研究结果 研究发现,肿瘤芽殖与多个不良临床特征相关,包括淋巴结受累、淋巴血管浸润(LVI)、增加肿瘤间质比例(TSP)和较弱的局部炎性浸润。 并且,肿瘤芽殖与较低的肿瘤特异性生存率(hazardratio(HR)2.08,95%confidenceinterval(CI)1.14-3.09,P=0.)、独立的淋巴节点状态、分子亚型、肿瘤坏死、CD8+、CD+、淋巴管浸润、血管浸润和肿瘤间质比例相关。 此外,肿瘤芽殖还与肿瘤特异性生存率较低的淋巴结阴性患者(HR2.63,95%CI1.16-5.92,P=0.)、肿瘤间质比较低患者(HR1.98,95%CI1.09-3.57,P=0.)和高级局部炎性浸润患者(HR2.27,95%CI1.35-5.36,P=0.)独立相关。 结论 该研究表明,肿瘤芽殖是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生存率的一个重要预测因子,独立于不良的临床病理特征,是肿瘤微环境的组成部分。本研究进一步证实了肿瘤微环境中以肿瘤和宿主为基础因素的临床应用。 编译自:GujamFJ,McMillanDC,MohammedZM,etc.Therelationshipbetweentumourbudding,thetumourmicroenvironmentandsurvivalinpatientswithinvasiveductalbreastcancer.BrJCancer.Aug11.doi:10./bjc...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