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您的当前位置:淋巴管瘤 > 病种常识 > M阴茎癌

M阴茎癌



病因学

最重要的致病因素是阴茎包皮导致的包皮垢堆积,卫生条件不良,也促进了阴茎癌的发生

包茎或包皮过长,25%的阴茎癌患者都有包茎或包皮过长

其他危险因素:慢性炎症(例如阴茎头包皮炎、萎缩硬化性苔薛)、吸烟、补骨脂素或紫外线A光化学治疗、人乳头瘤病毒16和人乳头瘤病毒18

流行病学

常见于60-70岁的老年男性,只有不到1/4的患者在40岁以下

。鳞状细胞癌是亚洲和非洲男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美国少见,非裔美国男性的发病率是高加索人的两倍

病理分型

鳞状细胞癌:占所有阴茎原发肿瘤的95%以上;最常见位于龟头(48%),其他部位包括阴茎包皮(21%)、龟头和包皮(9%)、冠状沟(6%)以及阴茎体(2%);主要是通过淋巴管转移,因为Buck筋膜作为一道屏障阻止了肿瘤的直接浸润和血行转移

其他:黑色素瘤;基底细胞癌;淋巴瘤;继发或转移瘤

约70%的原发肿瘤都位于泌尿生殖道

常见原发肿瘤包括结肠癌、直肠癌、胃癌、支气管癌和甲状腺癌

临床表现

阴茎出现多发可触及的无痛性结节

常始于龟头,表现为局灶上皮的增厚伴或不伴溃疡

无诱因的阴茎持续勃起

影像表现

CT表现:阴茎头分叶状或菜花状无痛性软组织肿块;增强后呈中度强化;MPR可显示阴茎海绵体受累情况

MRI表现:鳞状细胞癌在Tl、T2WI上相对于阴茎体都呈低信号。对比增强后,病灶信号绝对增高但是仍低于正常阴茎体的信号;

MRI分期,使用Jackson分期系统:

I期病灶局限于阴茎头或包皮

II期病灶累及阴茎体

III期病灶扩散至腹股沟淋巴结

IV期累及深部盆腔淋巴结或发生远处转移

病史:男性,65岁,入院主诉:阴茎溃烂渗液1年余。患者于1年余前不洁性交后出现阴茎龟头溃烂,初起为绿豆大小溃疡面,当时未作特殊处理,后溃烂渗液逐渐增大,曾到**医院就诊,具体诊治不详,经治疗后症状好转不明显,今到我院门诊就诊,为进一步治疗,门诊遂收住我科。入院症见:阴茎龟头溃烂渗液,诉排尿可,无尿频、尿急、血尿,胃纳、睡眠可,无恶寒、发热,无胸闷、气促,无胸痛等不适,大便调。既往史无特殊。

检验项目名称结果单位正常参考值范围

梅毒抗体(ELASA)阴性阴性

丙肝抗体(HCV-IgG)阴性阴性

爱滋病毒抗体(酶免法)阴性阴性

检验项目名称结果单位正常参考值范围

人乳头瘤病毒

(HPV16/18-DNA)定性阳性(+)阴性

CT表现:阴茎龟头部右上方见一结节状异常密度影,突出于龟头表面,累及冠状沟,密度欠均匀,分界不清,增强扫描见实性部分强化明显,大致与海绵体等密度强化,中心见小片状无强化灶,考虑为液化坏死。

印象:龟头肿物,边界不清,累及冠状沟,且局部溃烂、渗液、逐渐增大,增强扫描强化明显,多考虑恶性病变或良性病变恶变。

手术记录:

麻醉成功后,取平卧位,术野常规消毒铺巾,用无菌手套套扎隔离肿瘤,用8#导尿管作为止血带绑扎阴茎跟部,距离病变部位约50px余,残余阴茎超过75px,改处环状切开阴茎皮肤,切断和结扎阴茎背浅及背深静脉,切断阴茎海绵体,结扎海绵体中央血管,自尿道海绵体分离尿道,较阴茎残端长约25px,用电刀止血,2-0可吸收线缝合阴茎海绵体及尿道海绵体,放开止血带,检查无明显出血,在12点位置切开尿道,与阴茎皮肤缝合,缝合阴茎皮肤,检查无尿道外口狭窄,留置18#导尿管,予敷料包扎。重新洗手消毒,曲髋外旋右大腿,取右侧腹股沟S型切口,长约px,切开皮肤、皮下组织,显露腹外斜肌腱膜,从外侧(髂前上棘内下缝匠肌内侧缘)向内侧(腹股沟韧带下阔筋膜内缘)清除淋巴、浅筋膜及其间隙,并切开股管,显露股动静脉及大隐静脉,上至髂前上棘水平,下至股三角上方,清除腹股沟及股管内所有淋巴结及脂肪组织,分离缝匠肌,并将缝匠肌转移覆盖于股动静脉上方,与腹外斜肌缝合,在切口下方放置负压引流,检查无明显出血,缝合皮肤。同法处理左侧。

大体描述:

福尔马林固定标本,核对送检标本、病人姓名和条形码与申请单一致。

1、左腹股沟淋巴结:灰红淡黄组织一块,体积7×4×2cm,内找见淋巴结9个,直径0.5-2.4cm。取4盒1-4

2、右腹股沟淋巴结:灰红淡黄组织一块,体积8×5×2.3cm,内找见淋巴结9个,直径0.3-2cm。取4盒5-8

3、左侧股动脉旁:灰红组织一块,体积1.5×1×0.4cm。取一盒全9

4、右动脉鞘:灰红组织一块,体积1×0.4×0.2cm。取一盒全10

5、阴茎长5cm,直径4cm。龟头见一肿物,体积3.5×3×0.5cm,切面灰白、实性,质脆,累及尿道海绵体。11阴茎断端12-16肿物

癌细胞排列成巢团状,浸润性生长,可见角化珠,可见坏死及脉管浸润。

龟头:中分化鳞状细胞癌,大小3.5×3×0.5cm,浸润尿道及尿道海绵体,可见坏死及脉管浸润。阴茎断端未见癌累及。淋巴结见转移癌(左腹股沟0/9,右腹股沟1/9,左侧股动脉旁0/0,右动脉鞘0/0,癌巢最大直径0.2cm)。

总结:阴茎癌是起源于阴茎头、冠状沟和包皮内板黏膜以及阴茎皮肤的恶性肿瘤。是阴茎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占阴茎肿瘤的90%以上。最常见的病理类型是阴茎鳞状细胞癌,约占阴茎癌的95%。随着人民卫生条件的不断改善,阴茎癌的发病率已明显下降。

往期精彩回顾

丨点击→丨新乡医学影像经典内容汇总

版权声明



转载请注明:http://www.kqkpw.com/bzcs/122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