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淋巴管瘤 > 病种常识 > 科普肿瘤自体免疫细胞治疗新进展
科普肿瘤自体免疫细胞治疗新进展
1.ECTL治疗技术
ECTL细胞又名肿瘤抗原特异性杀伤T淋巴细胞治疗,与传统DC细胞或CIK细胞培养技术不同之处在于该技术可显著促进DC成熟、增强其特异性抗原呈递能力;促进抗原特异性杀伤T细胞CTL大量活化与扩增。扩增活化的ECTL细胞可通过穿孔素的作用,使肿瘤细胞裂解;同时可分泌IL-2、IL-6等多种抗肿瘤细胞因子,诱导肿瘤细胞凋亡,从而杀伤肿瘤细胞。ECTL细胞具有靶向性、肿瘤抗原特异性,回输后可改善机体免疫环境,诱导免疫记忆,有效防止肿瘤的转移和复发,提高患者生存率。
采集病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分离PBMC,TC/DC分别经特殊包被处理过的培养瓶特异性刺激分化培养,1周半后TC合并DC共同培养,2周后开始回输,细胞1次完全回输。
2.TCTL治疗技术
TCTL细胞培养技术在细胞培养增殖与诱导上与ECTL治疗技术类似,但其培养与诱导的时间与回输上与ECTL有区别。TCTL治疗在细胞培育1周半至两周开始第一次回输,间隔一周共进行三次细胞回输,回输的有效细胞总数比ECTL技术2.5至3倍,同时由于连续刺激使机体产生更强的杀伤肿瘤细胞的能力,治疗效果优于一次回输的ECTL技术。
采集病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分离PBMC,TC/DC分别经特殊包被处理过的培养瓶特异性刺激分化培养,1周半后TC合并DC共同培养,2周后开始第1次回输,连续3次,每周1次。
3.iAPA治疗技术
iAPA治疗技术能够特异性阻断抗原呈递细胞和淋巴细胞中控制免疫反应核心性负调节因子的表达,从而显著促进抗原呈递细胞DC的成熟、强化其特异性抗原的呈递能力、并大大提高免疫效应细胞杀伤性T细胞的数量及对抗原特异性靶细胞的杀伤效率,并抑制T负调节细胞(Treg)的表达,使机体在整体水平上突破对肿瘤的免疫耐受,可显著提高生物治疗的临床效果,最终延缓肿瘤疾病进展,延长病人生存期。
采集病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分离PBMC,在体外进行培养操作,以肿瘤特异性抗原(包括MUC1、Survivin等)联合iAPA因子,对DC/TC进行抗原特异性刺激培养,同时使用刺激淋巴细胞生长的特殊的无血清培养液,刺激抗原特异性杀伤T细胞大量活化与扩增,细胞培养1周后开始回输,每间隔1周回输1次,连续回输3次。
4.肿瘤自体免疫细胞治疗操作流程
肿瘤自体免疫细胞治疗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与手术、放化疗等治疗方法相配合,它是肿瘤综合治疗中的新模式。
(1)广西医院肿瘤自体免疫细胞治疗流程:
血常规及常规传染病检测合格的患者→人工采血(ml)或血细胞分离机单采→分离出单核细胞→实验室细胞培养2到4周→验证细胞安全性、有效性→细胞回输。
(2)广西医院肿瘤自体免疫细胞治疗联合手术、放化疗治疗流程:
在手术、放疗、化疗施术前采血,施术过程中同时进行细胞培养,待施术后再进行细胞回输。
白癜风可以治的好吗
乌鲁木齐治疗白癜风的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