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您的当前位置:淋巴管瘤 > 患病危害 > 应用无瘤技术,防止肿瘤医源性播散

应用无瘤技术,防止肿瘤医源性播散



术中无瘤技术,亦称不接触技术,是指恶性肿瘤患者在实施手术过程中,最大限度地减少或防止癌细胞的手术创面种植与脱落播散而采取的一系列技术措施。外科手术是目前治疗绝大多数恶性肿瘤最有效的方法,术中传统技术操作可增加肿瘤细胞种植及扩散的发生率,导致患者发生术后局部肿瘤的复发和远处转移。

一、术中医源性播散的原因

1、挤压肿瘤:挤压肿瘤能增加肿瘤向静脉血播散的机会。肿瘤受压后,内部压力增高甚至破裂,促使扩散。

2、局麻下做恶性肿瘤手术:常见的情况是活检。局部麻醉使得局部压力增高,容易造成肿瘤细胞播散。局麻后往往使肿瘤组织水肿,使肿瘤边界不清,难以正确估计切除范围。另外,活检时的反复钳夹,咬检组织过深或将钳夹过肿瘤的钳子再钳夹正常粘膜,也易造成癌细胞播散。

3、术中癌细胞的种植:是造成许多癌症术后复发的原因之一,必须高度警惕。实验和临床资料都证明,经过手术或其它创伤的粗糙面一般比正常粘膜或浆膜面易于肿瘤的种植生长。在正常组织种植数百个癌细胞方能形成癌灶,而在伤口处,数十个癌细胞就能形成癌灶。术中癌细胞污染来源主要见于:(1)手术切除时,常使许多癌细胞脱落。(2)被癌细胞污染的手术器械,纱布及手术操作者的手套等。

二、术中预防医源性播散的措施

1、高度树立无瘤术的观念,遵循无瘤术的基本原则,所有参加手术的医生都要明白,“无瘤观念”是和“无菌观念”同样重要,不可忽视。

2、避免各种按、压、挤等粗暴检查和操作。此外,除抗癌药物外,不应在肿瘤内注射任何药物。手术时宜采用电刀切割,其不仅可以减少出血,同时由于小血管及淋巴管被封闭,且高频电刀亦有杀灭癌细胞的功能,因此可以减少血管播散及局部种植。

3、做到术中尽可能避免接触肿瘤。开腹术时,手术切口贴薄膜手术巾,打开腹膜后,将8-10层纱布缝合成的纱布垫缝于腹膜上,将切口完全覆盖,以保护切口;探查时先由远离肿瘤部位开始,如结肠癌手术时,先探查肝脾、肾、腹主动脉及肠系膜淋巴结,最后才探查肿瘤部位;探查后,应洗手或更换手套及-些与肿瘤接触过的物品。如肿瘤表面有溃烂,必须用手术巾保护或用纱布包扎,使其与正常组织及创面隔离。分离操作时,采用锐性分离,少用钝性分离。手术在进入处理肿瘤前,尽量先阻断肿瘤血运。如遇肠断端处理,可用洗必泰或蒸馏水冲洗断端及吻合口。

4、要妥善处理术中用过的器械、敷料,原则上是凡与肿瘤接触过的器械、敷料不得重复使用。术前应准备有充足的器械和敷料,以备在需要时及时更换。切断肿瘤及在吻合口上所用的器械,如吻合器等,应单独放一处或弃于台下。一些需要重复使用的物品,如持针器、缝针、镊子等应在用后放于抗瘤药物或燕馏水中浸泡冲洗后再用,并备多个交替使用。在手术进行中,任何物品疑有瘤细胞污染,都应立即处理消毒或马上更换。术后器械和手术巾要反复清洗,经干热消毒后才能再用。

5、冲洗伤口防止癌细胞种植。为消除污染,在手术结束时,可用50℃的蒸馏水冲洗。其原理是它不含任何物质和有形成份;渗透压接近0,能破环肿瘤细胞的完整性,起到杀灭术中脱落肿瘤细胞的作用。另外,也可用0.2%洗必泰、20%氮芥等冲洗。在冲洗时注意充分与各个间隙接触,滞留3-5分钟,反复冲洗2-3次,完华后将术野内的液体吸净,并用纱布沾干。在关闭腹腔即将结束时,注入氮芥10mg或顺铂80-10mg,也可用5-Fu-mg等,效果更好。

总之,有效地预防恶性肿瘤的医源性播散是医生的责任,必须予以重视。我们应在术中保持高度的无瘤观念,严格遵循无瘤术的塞本原则,从每一个环节做起,防止癌细胞的污染,提高癌症患者的生存率。

宠医客采编

转载、投稿请联系service

ivetsmart.







































北京治疗白癜风哪家医院好一点
北京中医医院看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http://www.kqkpw.com/hbwh/409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