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您的当前位置:大叶枣 > 大叶枣市场 > 洋港镇红绿生金闯出突围之路

洋港镇红绿生金闯出突围之路



西藏白癜风医院 http://m.39.net/pf/a_4595305.html

本文转自:黄石日报

  远山如黛翠欲滴,近水含烟白鹭飞。秋日的洋港,朝阳河畔稻谷飘香,幕阜山下炊烟袅袅,这座位于鄂东南边陲的小镇处处涌动着活力与希望。

  岁序更替,动人诗篇续写崭新的华章。沙地折粉跑出“加速度”,茭白产业开启“致富梦”,晶全照明照亮“致富路”,下磨花菇化身“金元宝”,月山茗峰尽显“茶魅力”……今天的洋港顺势而为,光华更胜往昔。

  时光荏苒,如椽巨笔刻录幸福的痕迹。代代相传的柯少轩事迹,赓续着这片土地的红色血脉;风景秀美的百洞峡景区,融合生态旅游与运动休闲于一体;崩山村的老年活动中心,打造了全村老年人的“幸福驿站”……今天的洋港乘势而上,再创辉煌。

  守护绿水青山铸就金山银山

  洋港镇东与江西省瑞昌市肇陈镇相连,南与江西省武宁县泉口镇为邻,北与江西省瑞昌市洪一乡毗邻。鸡鸣三县是这里的真实写照。作为典型的口子镇,这个总人口只有4.7万人的小镇,其中农业人口就占了3.9万人。

  耕地面积3.8万亩,山场面积17万亩,洋港镇凭借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优势,树立绿色发展理念,紧紧围绕“秀美洋港”建设目标,着力打好“生态牌”,奋力书写“绿色答卷”。

  青山绿水之间,白鹭翩翩而飞。这个秋日黄昏,落日余晖之下,漫步朝阳河畔,金黄色的稻浪翻滚起伏,被称为大气和水质状况检测鸟的白鹭在水面上翩跹起舞,不时飞往群山之间,点点鹭影映入眼帘。

  近年来,洋港镇大力开展荒山绿化、植树造林工作,着力打造“生态洋港”,还百姓一片蓝天白云,一方绿水青山。全镇复绿面积.6亩,栽种侧柏、大叶女贞、马尾松等6种树种共计12.7万株。

  围绕绿色产业求发展,助力“点绿成金”惠民生。如今,洋港镇形成了折粉产业、茶产业、茭白产业、花菇产业等特色循环产业和生态旅游业。

  “茭白种下去,穷根拔起来!”年引进的浙合丰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截至目前已建成覆盖坳上、洞下和黄坪等村的高标准茭白基地亩,基地产出的茭白肉质紧实、味道清甜香脆,日产近10万斤,亩纯收入1万元以上,累计带动就业1万余人次。

  “好山好水出好茶,一片好茶富一方。”洋港镇华胜种养殖专业合作社种植茶叶面积近千亩,种植品种有白叶1号、黄金芽、福鼎大白等,年产红茶1.2万斤,纯利润多万元。

  “阳新折粉看洋港,洋港折粉看沙地。”沙地村折粉专业合作社年产量可达万斤,年产值高达万元,村里几乎各个湾组都有大大小小的家庭小作坊。

  “种下花菇朵朵,收获金钱串串。”下磨村同旺花菇种植专业合作社,吸收村里57户人就业。年,合作社共种植40万棒花菇,产出50万斤鲜花菇,产值突破万元。

  “洞内形态各异的钟乳石众多,洞外凌空而建的栈道曲折相连,凭栏远眺山水如画。”这是百洞峡留给前来游玩的人的印象。

  洋港镇洞下村因地制宜,积极探索乡村旅游发展新模式,投资约3.2亿元,按照4A级标准打造了面积达.43公顷的百洞峡景区,结合了山地运动、康养度假和峡洞探秘开发为一体,奇洞多、泉水清、景观美、概念新。目前工程已完成主体施工量的80%,其中包括洞内栈道、洞外挂壁栈道以及停车场等相关配套设施。

  赓续红色血脉谱写文明新篇

  英雄不朽,浩气长存。年3月,洋港这片红色沃土上诞生了阳新县第一个党小组——下畈党小组,革命英雄柯少轩的光辉事迹历经时代变迁和岁月洗礼,依旧彪炳史册,光耀后人。

  这片土地上的人们满怀对英烈的缅怀和崇敬,接力传承英烈精神,赓续红色血脉。经过保护开发的革命烈士陵园、苏维埃革命旧址、土地革命时期的红军烈士柯柏义纪念碑等红色遗迹,现已成为阳新重要的党性教育基地。

  以文化人,成风化俗,文明劲风吹入千家万户。

  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平台,人人都是志愿者。理论宣讲、科普宣传、群众教育、文化活动、体育活动……一场志愿活动、一次志愿服务、一抹“志愿红”,一句“我是党员我先上”,不少高龄老党员志愿者身体力行做表率,越来越多的村民加入志愿者的队伍,在防汛抗旱、人居环境整治、森林防火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成立贤达理事会,制定完善的乡规民约,洋港镇组建广场舞队,规划建设农村大舞台,提供农家书屋;道德模范、“最美庭院”、最美家庭、“最美婆媳”评比;采茶戏、广场舞、露天电影……越来越多的群众在家门口便能享受到“文化盛宴”。

  从红色血脉里汲取营养,洋港镇始终把招商引资项目建设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一号工程”。充分依托该镇在外知名人士,主动出击、精准发力,强力推进以商招商、委托招商。

  近年来,洋港镇成功引进总投资过千万的胡桥汽车拆解项目、“月山红”生态茶叶种植加工、泉口商砼、燕窠鹌鹑养殖加工、中罗麻鸭养殖加工等多个项目,为洋港的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铺就金色大道奔向美好明天

  依山而建的民居错落有致,竹叶掩映下的庭院干净整洁,一条条小路蜿蜒而去,一湾湾涓流清澈见底……

  仲秋时节,走在洋港镇的村落里,一幅现代版的“富春山居图”在我们眼前徐徐展开,这是洋港镇人居环境整治成果的缩影。

  自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开展以来,洋港镇每月对各村开展集中考核,坚持分类实施、分层推进,创新思路、多措并举,有力有序、先易后难,答好了长效管护这道难题和必答题,推动该镇乡村面貌由“暂时美”转向“时时美”。

  “道路通,百业兴”。在做好街道日常卫生清理的同时,对集镇市容环境,占道经营、车辆乱停乱放的行为实施有效整治,确保道路畅通无阻,保障群众出行安全。

  “晴天还好,车子路过的时候最多也就是尘土飞扬,要是碰上下雨天,车子行驶在这条泥巴路上会一直打滑,十分危险。如今路修好了,大家出行方便了,来来往往的车子也变多了。”燕窠村党总支书记吴铎永指着新党群服务中心前面的路说道。

  作为阳新县的南大门、革命的老苏区、鄂赣边界8个乡镇的商品集散地,洋港镇始终不忘积极谋划、大力推进沙地至洋港、燕窠至小港、下栈至洋港、中罗至小港等多条“四好农村公路”建设。

  眼下,该镇重点抓住建设两条二级公路:一条是通往县城的木洋公路,建成通车后,洋港将全面融入县城半小时经济圈,极大缩短群众的车程时间;第二条是连接武南高速的石湖公路,该路建成后,洋港镇南通大广高速,北接武南高速,交通便利的优势将逐步转化为推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优势。

  水利方面,洋港镇正积极争取支持朝阳河洋港段河道改造工程,大力实施湾塘等3个大山塘改造,加快推进崩山地下水治理和桂源安全饮水工程,水利设施逐步完善。

  “风好正是扬帆时,奋楫逐浪向未来。在全县‘奋进百强’的强大号召下,我们将继续坚持思想破冰引领发展突围。”洋港镇党委书记成传托说,以建设生态洋港为统领,统筹推进“和谐洋港”“平安洋港”“幸福洋港”建设,全面提振“只为发展找办法,不为落后找理由,对标学习找差距,敢与强者争高下”的精神气场,为推动洋港高质量发展而不懈奋斗。

  (贺介飞王堂周媛)



转载请注明:http://www.kqkpw.com/jbbx/1399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