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淋巴管瘤 > 饮食保健 > 为什么早期肠癌患者也需要靶向治疗原来都是
为什么早期肠癌患者也需要靶向治疗原来都是
白癜风怎治疗 http://pf.39.net/bdfyy/bdflx/190322/6983854.html
觅健科普,让抗癌变得更简单
图片来源:觅健小编近期收到一条求助信息,患友问:
图片来源:觅健
接下来就让小编来强势分析一波!首先小编拿到病理报告的时候还是很开心的,这位患友的淋巴结还没有转移,病史也交代了没有远处转移的征象,但是单看癌组织浸润肠壁全层至周围脂肪组织内,判断该患者属于T4a期。
根据TMN分期指南提示:
T3:肿瘤穿透固有肌层至浆膜下;
T4a指:肿瘤穿透脏层腹膜;
T4b指:肿瘤直接侵入或者粘附于临近器官和结构
图片来自第八版ACJJ分期指南
那么根据分期组合,初步诊断为IIb期结直肠癌,并不是患友理解的IIa期啦。(详细的关于病理学分期可参考前文→教你三分钟读懂肠癌病理报告,建议收藏!)
tip:脏层腹膜破了才会侵犯周围脂肪组织,没有写其他组织或者器官浸润就是4a,写了比如侵犯前列腺等就是4b;周围脂肪组织不属于临近器官和结构的范畴。
中国结直肠癌诊疗规范(年版)中明确提到,首先,I期患者不考虑术后辅助化疗;II期患者存在高危因素的情况下建议给予辅助化疗;
高危因素:
(1)组织学分化差(Ⅲ或Ⅳ级)且为错配修复正常(pMMR)或微卫星稳定(MSS);
(2)T4;
(3)血管淋巴管浸润;
(4)术前肠梗阻/肠穿孔;
(5)标本检出淋巴结不足(12枚);
(6)神经侵犯;
(7)切缘阳性或无法判定。
这个患者符合pMMR/MSS的诊断标准(详细的关于基因问题可参考前文→零基础!入门级结直肠癌基因检测大全!),且属于T4期,因此建议给予术后辅助化疗。
那为什么使用贝伐珠单抗治疗呢?
因为她存在BRAFVE基因突变。
什么叫基因突变?
简单地说,人体DNA就像是一串串携带了遗传信息的密码,机体通过破译密码来生成所需的蛋白质,各种蛋白质参与调节各种人体零件(细胞)的生成、工作、凋亡;相互配合,相互制约,听从严格的调控,但是可能有人擅离职守(基因缺失),可能有人随意抓壮丁代替自己工作(基因突变)导致正常的工作秩序无法维持,人体正常的功能无法行使,无论是哪一种形式,只要编码不出来正常的蛋白质,生产这些“瑕疵货”的假冒伪劣基因就被称为“突变的基因”。
难搞的明星基因BRAF
BRAF基因归属于大名鼎鼎的EGFR基因的下游基因,编码的蛋白质属于一类丝氨酸-苏氨酸激酶(本质是蛋白质,工作职责:调控细胞生长),当它发生突变的时候就糟糕了,致使MAPK(RAS-RAF-MEK-ERK)信号通路异常激活且关不上,细胞无限增殖,导致肿瘤的发生。
图片来源:摄图网
BRAF是个明星基因,在黑色素瘤、淋巴瘤等恶性肿瘤中的研究进展很成熟,诞生了很多有效的靶向药物,在临床上使患者受益良多,而科学家们也敏锐地察觉到了它与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密不可分3。
BRAFVE突变的结直肠癌患者
预后不佳
虽然结直肠癌出现BRAF基因突变的患者占比不大,大约仅占总数的8%-12%左右,其中约95%的突变类型表现为BRAFVE突变,但可怕的是这一突变类型的晚期结直肠癌患者预后不佳,中位生存期仅为10-16个月左右。2
最后让我们插播两则问答来了解一下
BRAFVE突变的治疗方案吧!
问
这个患者IIB期,用化疗我理解,为什么要加靶向治疗贝伐珠单抗治疗,贝伐珠单抗不是针对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R)的吗?
根据《中国结直肠癌治疗指南》,推荐检测到BRAFVE突变的晚期结直肠癌(复发或转移)患者如果一般状况较好,可以考虑采用FOLFOXIRI(奥沙利铂+伊立替康+氟尿嘧啶+醛氢叶酸)联合贝伐珠单抗治疗。
该患者虽然不属于复发转移的范畴,但是BRAFVE突变的预后很差,增加靶向药物治疗可能使患者受益,然而BRAF属于EGFR的下游靶标,突变后对于西妥昔单抗的反应很差(抗EGFR),因此选用贝伐珠单抗(抗VEGFR)。
答
问
如果是BRAFVE突变的复发转移的晚期结直肠癌患者,使用一线治疗方案:FOLFOXIRI+贝伐珠单抗无效怎么办?
年美国、欧洲及日本陆续报道了多种BRAF抑制剂与其他相关靶向药物联用获FDA批准可以用于临床,显著的提高了患者的生存期!3
比如患者采用FOLFOXIRI+贝伐珠单抗的一线治疗失败,可以考虑针对EGFR通路采用西妥昔单抗(抗EGFR单抗)及BRAF抑制剂(抗BRAF)二药联用;甚至西妥昔单抗(抗EGFR单抗)、BRAF抑制剂(抗BRAF)及MEK抑制剂三药联用4;
图片来源:觅健
图片来源:觅健MEK和BRAF一样是MAPK信号通路中的一种关键蛋白激酶,研究表明,BRAF抑制剂联合MEK抑制剂的用药方案在黑色素瘤患者中的治疗效果十分满意,目前三药联用在结直肠癌治疗临床试验中的效果非常理想,使患者的中位生存期延长近4个月,同时显著降低了死亡风险,提高了客观缓解率4,如果有满足条件的患者,可以就临床试验这一部分咨询医生。
答
觅友们还是要满怀希望地积极治疗呀,小编对BRAF新药和各种相关靶向药物联用方案的研发信心满满,相信它能给BRAF突变的患者带来更长的生存期和更高的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