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大叶枣 > 大叶枣做法 > 茶叶明明是一种树叶,为什么会有花香果香
茶叶明明是一种树叶,为什么会有花香果香
北京哪个医院治白癜风效果好 https://wap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zdxbdf/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百家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村姑陈
《1》
气味,带有季节性。
初春时分,是带泥土味的青草香。
南方很多地区,立春有吃春卷的习俗,将采自山野间的野菜糅进吃食里。
一口咬下能尝到早春的清鲜,让人特别心满意足。
入夏后,草木葳蕤,郁郁葱葱。
在夏日阳光下,从草木身上散发出来的气味仿佛在加重。
生如夏花之绚烂,氤氲在热气里难以挥散。
然而巧妙的是,一到入冬,自然界有许多气息也一并随着万物敛藏起来。
树上的枝叶,不如盛夏时繁茂。
阴冷萧瑟的季节中,往外深深呼吸,呼入肺腔的也尽是一股冷空气的味道。
每到这时,大家会出于本能地爱上那些发散着热气的食物香。
譬如,刚炒出锅的瓜子、板栗、松子;
譬如,街边的烤红薯香味;
譬如,路过咖啡馆时闻到的咖啡香,以及现烤烘焙面包的香味,极具撩拨之能。
一闻到便让人由心底感到欢喜,生出明媚开阔情绪。
这背后尽是气味施展的神奇魔力。
泡茶喝,悠悠茶香恰似无形的丝线,能将饮茶者包围在暖香萦绕的小天地。
闻茶香,赏茶味,能迅速抛下烦闷与焦虑,平心静气,专注于面前的好茶。
但在喝茶闻香时,有很多茶友一直想不明白:
“茶叶明明来自于树叶,为什么却能变幻出花香、果香、焦糖香、桂皮香、毫香等万千种香型变化?”
《2》
一、树种香。
茶的原料,来自茶树品种的鲜叶。
然而,就像橙子分脐橙、冰糖橙、果冻橙等无数个品种那样。
茶树的品种同样繁杂丰富,难以尽数。
不同茶树品种之间,发芽时间、叶片形态、叶色深浅、特色茶香等,都有区分。
一茶一味,各有特色。
像白茶的毫香,岩茶肉桂的桂皮香,就是树种香的写照。
之前有茶友咨询,为什么他花了块买的白毫银针,闻着只是花香,不见毫香?
发来图片一看,果不其然,又是月光白。
月光白的茶芽原料,采自云南大叶种茶树,芽头看似更大,微微偏黄,也带有部分茶毫,但茶树品种不符合适制白毫银针的要求。
受到先天树种的影响,月光白不具备形成毫香的必要先决条件,当然闻着没有毫香。
武夷岩茶里,肉桂是当家品种,盛极一时。
当你往朋友圈子里吆喝一句,最近刚得到几泡不错的肉桂,此话一出,应者云集,不愁约不到人喝茶。
聊到岩茶肉桂的香气,最具特色的是桂皮香。
闻起来香气辛锐独到,独具一格,类似卤料包常见的桂皮气息。
岩茶肉桂,不论来自哪个山场,焙成什么样的火功,都能从中闻出/喝出桂皮香的存在。
换成其它品种,比如水仙、铁罗汉、黄观音、奇兰、梅占、矮脚乌龙等,则不具备桂皮香,而是以各自的品种香呈现在世人面前。
《3》
二、季节香。
有外地茶友分享过,他喝了很多款不同的白茶。
然后发现,秋茶普遍会比春茶更香一些?这是为什么?难道这就是传说中的春水秋香吗?
不不不,茶圈内,春水秋香一说形容的是铁观音,并不是白茶。
喝白茶,秋白茶不一定会更香。
茶友之所以会有这样的感慨,只是个人对茶香的敏感度、偏好度不同罢了。
继续以毫香为例。
在白茶里,原料采摘越细嫩,芽头表面与嫩叶背面的白毫数量越多,越能产出毫香馥郁的茶品。
各式白茶里,毫香的浓郁分布规律如下:
白毫银针>白牡丹>春寿眉>秋寿眉。
比较毫香馥郁程度,秋茶不如春茶。
但在甜花香上,秋白茶的先天优势明显。
因为秋茶季普遍规律是晴天多,雨天少,日照时间长,光照更充足。
沐浴在明媚秋阳下,秋白茶内部能生出更甜美明媚的花香。
喝迎秋茶、白露茶时,能明显感受到甜花香气息。
等到过了仲秋,从秋分到寒露,秋意渐浓,日均温下降,光照逐渐变柔。
深秋季产出的白茶,花香更清雅、粽叶香清扬,别有风韵。
横跨春与秋,不同阶段采下来的茶,风味会有细微差别。
泡开后,多从茶香与茶味着手,定能找出差别。
《4》
三、发酵香。
不同发酵程度的茶,香气有别。
六大茶类里,最常见的例子,非绿茶红茶莫属。
绿茶,不发酵。
红茶,全发酵。
制茶工艺不同,发酵程度截然迥异,让它们生出了完全不一样的香气。
绿茶常见茶香,包括清香、嫩香、兰香、火香、炒板栗香等。
而红茶,以相对甜美的花香、果香、蜜香、甜香等香型为主。
一闻,便知它们的差别。
包括在武夷岩茶身上,做青过程中,发酵程度不同也会影响香气。
按武夷山当地做茶人经常挂在嘴边的行话来概括。
“做青(发酵)轻一些,清花香保留更多;做青(发酵)熟一些,果香比花香更显。”
逐一对照到不同茶品的实例,会更加直观。
发酵略轻一分,外加轻焙火的品种茶,包括轻火奇兰、轻火瑞香、轻火金牡丹、轻火黄玫瑰等,它们一应展现出浓郁花香。
以自身品种带来的花香,最为张扬。
而做青熟一些,等做青结束后,慢慢将火功焙至中足火以上的岩茶肉桂,则有较大概率出现熟果香。
虽然,武夷岩茶作为半发酵茶,花香与果香都属于香型标配。
但发酵程度不同,能让一款岩茶呈现出迥异的香气魅力!
《5》
四、地域香。
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
所有的农产品,一概受限地域影响。
东北大米与江浙大米,口感有别。
山东苹果与云南苹果,各有特色。
而茶,亦如此。
不同产茶区域下,产出来的茶叶成品,拥有不同的风韵。
同样是喝红茶,喝福建桐木当地所产的正山小种,对比云南大叶种茶树制成的滇红,香气口感差别明显。
至少后者不具备正山小种特有的花蜜香、桂圆香。
再将范围缩小来看,哪怕同样都是岩茶,正岩vs外山,风味有别。
武夷岩茶的“岩”,强调武夷山主景区内特有的风化岩。
岩岩有茶,非岩不茶。
享受正岩地带特有的小气候优势,才能产出具有明显岩骨花香特质的高品质岩茶。
而外山茶,哪怕后期工艺再好,也没法补足先天缺陷,不具有岩骨、岩韵特色。
喝岩茶,正岩茶的香气特色,刚好应了那八个字。
清则幽远,锐则浓长。
换作其它地方,没法具备这般优势。
《6》
一款茶的香气来源,成因复杂。
受到多方面因素影响与制约。
除了上述举例的4点外,还包括不少。
比如,特定的制茶工艺。
像岩茶的焙火,经过高温焙火后,内部的植物蛋白发生美拉德反应,能陆续生出类似炒瓜子、烘烤坚果那般的焙火香。
同为桐木红茶,为什么金骏眉不像正山烟小种那样具备松烟香?
其实也是受到不同工艺流程影响,经过特定烟熏处理,才能形成悠扬松烟香。
又比如,存茶年份影响。
新白茶的香气,更清新、鲜香、纯粹。
而老白茶的茶香,胜在甘香悠扬,经过多年岁月打磨后,能沉淀出药香、陈香等特有香气。
但值得注意的是,不论兰花香、蜜桃香、桂皮香、枣香等,这些特定茶香,都是一种“近似香”。
仅是相似,并非本体。
以一块带有枣香的寿眉饼为例,它还是茶,不是红茶本枣。
从老寿眉饼闻到的枣香,接近新鲜出炉的红枣糕,甘甜动人,伴着药香陈香出现,很是迷人。
与单纯将红枣泡开的气息,不能同日而语!
原创不易,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请帮忙点个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