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大叶枣 > 大叶枣做法 > 一段一品打造堤防新亮点东平黄河河务局
一段一品打造堤防新亮点东平黄河河务局
“今年我局完成春植1万余棵、26个品种,截至目前共有35个品种,努力打造出‘一段一品’的生态格局。”东平黄河河务局养护公司经理王广伟说起今年的春植工作如数家珍。“一段一品”,顾名思义,即一个堤段栽种一个树苗品种。这是根据该局堤防工程点多面广、布局分散的特点所提出的。辖区内共有堤防工程36余公里,共分为16段,有黄堤、湖堤,还有黄湖两用堤,且堤防与六座山体相连,大部分为两山隔堤,管理难度大。如何凸显出堤防的亮点,让堤防变得更美、更具有特色,实现生态与经济效益共赢?由此,“一段一品”的工程管理思路产生。东平湖畔,卧牛堤,新植的红点红枫如一个个卫士耸立在道路的两旁,沿着堤防道路向远处延伸,与湖水、田地、远处的山峦构成一幅靓丽的生态画卷。“这是根据红点红枫喜水的特性所决定的,该堤段毗临东平湖,水源充足,利于红点红枫的生长。”王广伟如是说。初春烟晚,在两闸隔堤临河房台,只见一大片刚落户的黄金槐,迎风挺立,如戴了金色帽子的英俊少年,它们横竖成行,甚是壮观。与之一堤之隔的是名贵树种红榉,该树种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植物,硬阔叶用材树种,材质坚硬有弹性,抗风力、抗压力强,耐烟尘,能起到较好的防风及净化空气的作用,更具有较高的经济和生态价值。按照“因地制宜、适地适树、植满植严”的原则和既有生态效益、又有经济效益的要求,该局抓住植树有利时机,采用“走出去、引进来”的工程土地管理利用思路,组织经济办、工管科及各管理段(所)先后4次外出兖州、肥城、菏泽、济宁、濮阳等地考察学习苗木种植技术,开阔眼界,拓宽思路,转变理念,不断提升土地开发利用管理水平。在一张《东平黄河河务局年苗木名细表》上,罗列着今年植树的品种、位置等具体情况,有大叶女贞、红枫、樱花、栾树、海堂、碧桃、石楠、白蜡、黄栌、金叶榆等20余个品种,根据树株的特点和生长特性,它们将落户在东平黄河辖区各堤段和淤区。早些年,由于历史遗留等原因,该局石洼闸下海漫土地、林辛闸北淤区、原山嘴仓库等土地被当地老百姓占用多年,未被开发利用,亟待解决。近年来,该局认真贯彻落实省局“工程管理升级版”指导意见,确立了“自主开发、国进民退、集体管护、集体收益”的指导思想,采用“温水煮青蛙”的方式,先后成功收回了原山嘴仓库、林辛闸北淤区、十里堡闸南淤区、二级湖堤国道段路口房台、石洼闸下海漫段、两闸隔堤临河房台等管理权和使用权,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全部交由所在管理段所集体管理使用,解决了诸多历史遗留问题,维护了单位的利益。截至目前,东平黄河辖区共有淤区等可利用的土地余亩,数量有限,但它记录了东平黄河淤区土地从无到有的过程。局长牛永生连用“不容易啊”感叹来之不易的土地。在两闸隔堤临河房台,养护职工张宗勇正在修剪树枝,他介绍起植树经验,刚栽种的树苗把多余的枝条剪去,可以更好的储存养分,保证树株的成活率;浇过水后的树坑及时培上一层新土,水分不易蒸发;因浇水歪的树苗等水全部侵透了才能扶正,确保树苗横竖成行。连日来,该局组织各管理段(所)养护职工,主动放弃节假日,抓住植树的有利时机,利用白加黑、五加二、8加X,抢赶工期,发扬吃苦耐劳的泰山“挑山工”精神,1万余棵新植树苗落户东平黄河,‘一段一品’的生态格局初步形成,构建了防洪保障线、抢险交通线、生态景观线于一体的堤防景观,形成具有黄河特色的亮点工程。“植树,成活率是关键,管理是根本,我们每个段、每棵树,都责任到人,落实到位,组织工管科去一线‘蹲点’,与一线职工同吃同住同劳动,督促指导,周到服务,强力推进工程进度,确保干一段、成一段、靓一段。”副局长侯庆伟如是说。此时,脑海中一幅宏大的画面铺展开来,堤防、控导等防洪工程上,各式各样的树儿、花儿迎风摇曳,五彩斑斓,绘就成黄河岸边的锦绣长卷,好美啊!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薛瑞通讯员毛明辉